•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内篇释义》以哲人释哲学

    《释义》在讨论《庄子》对“用”的理解时,肯定了《庄子》对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区分,无用于外物者而往往有用于自身,因此《庄子》之所见在于对内在价值表达了肯定。儒家强调类的延续,个体融入历史过程中的文化创造,强调社会性与人道的价值,而《庄子》则侧重生命的自然延续,突显对人间价值的超越。然而,《释义》同时告诉我们,《庄子》过于强调无用之用与内在价值,而忽略人的能力和创造性,后者均属于外在之用,这导致了《庄子》对用与无用的看法过于消极。

    2021-09-03

  • 《马克思主义与孔夫子》出版

    譬如《新华文摘》纸刊和网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和《哲学文摘》、上海《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予以转载,《中国哲学年鉴2019》《中国儒学年鉴(2019年卷)》等权威工具书也摘登介绍。若干年前,蒙《文史哲》主编王学典先生热情向我约稿,嘱我写一篇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方面的论文。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历史地思:马克思哲学新诠》《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等著作。

    2021-08-12

  • 吴天明:《论语》孔学关系考论

    所以我推测,编辑者对选编孔子世俗政治语录短章的《论语》,和孔子的长篇政治语录、历史语录,很可能有一个分工:零零星星的短章语录,选取一部分收进《论语》,供普通读者阅读学习,以便普及孔学、推广孔学。但《礼记》《大戴礼记》还收有孔子论述重大现实政治问题和古代历史问题的许多长篇语录,这些长篇语录,全都记录于孔子晚年思想成熟时【17】,论题重大,体系严谨,论证严密,思想深邃,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思想理论价值,《论语》为什么完全不收录呢。弟子后学选编《论语》,不仅剔除了孔子的大量宗教语录,也未收录他政治研究、历史研究的所有长篇语录,只选取了部分短小零星的政治语录。

    2021-08-04

  • 论朱熹理学思想中的“自家”概念

    作为对天理的部分体认的源头,通过作为自己的“自家”对知觉到的不同内容的联系,使得对天理整体的体认可以由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就一处去认知后再就一处认知,心的知觉从天理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从已知觉之理贯通进入未知觉之理。作为自己的“自家”贯穿着反思下的众多知觉内容,“自家”的基本组成是心的知觉功能的现象,被认识的事物被表示为“由自家认识的事物”“包含在自家内的事物”,表现出事物属己的现象。虽然日常生活中认为现实中的自我与自我所面对的事物都是实存的,但是在朱熹理学中,现实的人与事物本质上是气依照理流行的过程,知觉也是如此,朱熹说:“是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

    2021-07-23

  • 孔子研究院易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5月17日上午,孔子研究院易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泰山学者易学读书班举行。孔子研究院易学研究中心是继孔子研究院礼乐文明中心、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及韩国分中心、论语学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儒学研究中心之后提炼的又一研究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孔子研究院学术水平的提升。

    2021-06-0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探索

    大学文化传承职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关系紧密。大学既要培养掌握扎实理论及先进技术的优秀人才,还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传递文化底蕴、创新精神及科学精神,从而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辐射、导向作用。

    2021-06-07

  • 气、气化与万物生成:朱熹对终极实在的理解

    ”②这一论述表明,对朱子而言,天地的毁坏不过是天地间有形的存在物的生灭,但作为具有化生万物能力的气本身并不存在生灭的问题。由此可见,在朱子那里,天地生物的实质是气化万物。②在宗密看来,元气论“于天地人物不能原之至源”③,换言之,由于元气论对天地万物的从何而来这一问题的回答并没有找到天地万物的真正本源,从而并不具有真理性。

    2021-07-21

  • “要紧只在‘格物’”——朱子格物教的两层义涵、脉络谱系及其重审

    ”故出于对意不能自诚的警触,朱子反复强调格物构成着诚意的工夫基础,“《大学》所谓‘知至、意诚’者,必须知至,然后能诚其意也。总体而观,朱子“格物教”论说深刻并不失全面,具体深微,面面俱到,对其他节目亦有强调,如“修身为本”、“明明德为《大学》第一纲领”、“明善之要、诚身之本,皆初学当务之急”,这些不同说法,应在各自的语境中得到理解,不应浑沦、平直地视之,事实上,朱子对“格物”的重视超过任何一目,上述所说之“本”“要”“第一纲领”等只有在格物工夫的基础上才能成立,“格物”被强调为“第一义”正是要说明这层意思:“《大学》是圣门最初用功处,格物又是《大学》最初用功处”,“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修己治人之道无不从此处”,“故大学之道虽以诚意正心为本,而必以格物致知为先”。所以,《大学》本身未将格物致知作为诚意的并列的条目,在《大学》看来,格物致知只是明晓纲目、节次和规模,了解本末先后终始之则,只是修养工夫的启蒙阶段,还不是作为工夫历程而出现,真正的工夫教化是从“诚意”开始。

    2021-07-23

  • 以哲学凝练时代精神 用理论挺立中国立场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价值在于反映时代问题,回应现实关切。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创新和伟大成就,要求我们在哲学思考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挺立中国立场,体现中国风格。

    2021-07-22

  • 朱子“气禀”说法下的成德工夫——以《论语》注为讨论核心

    ”④对朱子而言,这种“不践迹”的天生行圣人,只是暗合道理,朱子批评此种人不是晓得此道理,而只是由于资质极好,故能暗合于理,而没有真正明了到此理的深奥,故曰“缘只是如此而无学,故不能入圣人阃室”。中人又分中人以上与中人以下两类,中人以上之人,由于其资质是可以达到上达之人,故朱子认为可以教予他们上人的道理,以使其能精进,中人以下之人,朱子认为虽他们最终仍有达至的可能,但是就眼前的情况,要使其突破下学而达到上达之工夫,势必不能讲超出他们目前智识所能了解的道理,要使他们先透过下学的工夫,渐渐使自己能够自达中人以上的境界,则可以教之以上人之道,以使其最后能够通至上达之境。五、结语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朱子对于不同的资质有各自的了解,且各资质的努力方是都不同,不会因为上智就不需为学之工夫,也不会因为是下愚之人就没有成圣成贤之可能。

    2021-07-21

  •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