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家电压缩机配件到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链,从单一产品线到数字化驱动的多元布局,日照汇丰电子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这家曾占据全国40%市场份额的“隐形冠军”,正以全新姿态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谈及发展历程,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泽双感慨万千地说道:“虽然以前有这个沉淀,但是对于这一个产品来说,它的性能要求,包括安全系数的要求,要比我们传统的这个产品要高的多,我们刚刚在开始研发的时候,这个也是反反复复的失败,得连续接近一年的时间,才开始给我们的客户提供稳定的产品。”
持续一年多的技术瓶颈,就是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配件必须解决的耐高压难题,传统家电配件的工作电压只有几百伏,而新能源汽车的要求高达1200到1500伏,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跃升背后,是一场持续近两年的技术攻坚战。
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泽双表示:“我们也是日夜重复着做一些提高性能要求的实验,由开始的不达标,客户反复提出来的一些另外的要求,到把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三款产品研发出来以后,得到了客户的承认的时候,我们感到很欣慰。”
转型的阵痛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在新旧产能转换期,企业一度面临“两条腿走路”的困境:既要维持传统业务的稳定运营,又要确保新能源项目的快速推进。资金、人才、设备等多重压力接踵而至,让这个转型之路充满挑战。
公司发展阶段,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同时要应对传统订单的交付压力和新能源项目的研发,据公司副总经理刘泽双介绍,他们进行了生产线的更新更换。同时再进行人员的培训和学习,那种浑身乏术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从传统的家电领域进入到新能源的赛道,转型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泽双表示:“虽然我们在传统的家电空调压缩机这个行业,市场占有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也居安思危,要找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这个压缩机的接线端子,正好符合于我们传统的这个生产工艺,通过客户的反馈,这个转型我们还是达到了我们当时立项的效果。”
在全力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企业同步启动了生产线的全面智能化升级。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和优化生产流程,为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实现规模化、高质量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车间,自动化机器正井然有序地运转。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徐磊介绍道:“这些自动化设备投产了以后,让我们的生产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现在我们每天能够生产1万到2万件产品,而且合格率从92%提升到了99%以上。”
经过三年攻坚,汇丰电子成功进入美的威灵、长城曼德等系统厂商的供应链体系,最终应用到理想、小鹏、小米等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
谈及企业未来发展,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泽双表示:“借助于传统这个产品的市场稳定情况下,对新开发这个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这个接线端子,再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地把家电加新能源这么个双赛道,更好地为咱们全球的一个空调压缩机的制造做服务,我们也在这个行业也成为一位佼佼者。”
从研发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生产车间的精益求精;从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到自动化车间的智能化升级,汇丰电子的转型之路,正是日照制造以创新突破激活产业链、以坚韧执着提升竞争力的生动写照。(陈建勇、庄仕琪、贾中根、陈建勇、辛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