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变“学育儿”——山东宁阳:接娃间隙变身“成长课堂”
中国网 2025-11-28 10:00:59

初冬暮色渐浓,寒风裹挟着夜色笼罩大地。在山东省宁阳县团结路中学的校门口,少了往日家长扎堆闲聊、低头刷手机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学术报告厅里的暖意融融,数十名等候孩子晚自习放学的家长,正端坐席间认真听讲、提笔记录,一场专为“接娃间隙”量身打造的“家长夜校”正在这里温情开讲。

“以前冬天接孩子,裹着厚外套在门口冻得跺脚,除了刷手机啥也干不了,时间全白白浪费了。”七年级学生家长万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此前,为及时接到孩子,多数家长都会提前抵达校门口等候,但户外环境受天气影响大,冬冷夏热不说,等候期间也无实质事可做,这段“等候时光”成了不少家长的“无奈之举”。

如今,团结路中学的“家长夜校”改变了这一现状。学校将夜校场地设在校园内的学术报告厅,温暖舒适的环境让家长们避开了户外的恶劣天气。更贴心的是,夜校时间精准锁定每周一至周四19:30-20:30,与学生晚自习无缝衔接,家长无需额外请假、不必特意赶路,提前抵达校园后便可直接进入课堂,既不耽误后续接孩子,又能在舒适环境中享受1小时的“自我提升时光”。“现在等孩子不仅不遭罪,还能学育儿技巧、和其他家长交流经验,这种安排太贴心了!”万女士笑意盈盈地说。

不仅解决了等候环境的痛点,“家长夜校”更破解了家校共育的“时间梗阻”。“家长大多要上班,周末也常被家务或应酬占据,以往的家校活动常因时间冲突让家长难以参与,最终流于形式。”宁阳县团结路中学德育处主任赵冉介绍,基于对家长需求的精准调研,学校创新将家校活动与接娃时间绑定,让家长实现“零成本参与”,真正把家校共育落到实处。

精准的时间匹配让家校活动焕发新生机。自11月上旬开课以来,“家长夜校”场场座无虚席,不少家长甚至提前10分钟到场占座,至今已有近1500人次参与。

课程以《牵手两代・幸福路上》为核心教材,紧扣学生成长规律分年级定制,直击家长育儿痛点,从六年级的“小初衔接”到九年级的“成长关键期”,从青春期沟通技巧到校园安全知识,每节课都精准戳中家长困惑。“孩子现在和我们沟通少了,我们看着他复习辛苦也不敢多问,怕增加压力,今天老师讲的‘共情式沟通’太及时了!”九年级学生家长孔静在互动答疑环节与老师深入交流,得到具体指导后连连点赞。

课堂上,“20分钟专家视频授课+20分钟家长经验分享+15分钟互动答疑+5分钟建议收集”的闭环流程,让每位家长都能满载而归。家庭教育骨干班主任结合真实案例,逐一解答“孩子写作业拖拉怎么办”“亲子沟通有哪些小技巧”等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让课堂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

“家长夜校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长期阵地、家长成长提升的持续课堂。”校长沈培林表示,目前学校已收集到家长反馈的10余条课程建议,后续将以家长和学生的核心需求为导向,持续丰富课程体系,在现有育儿知识、学业指导等内容基础上,增设家庭教育政策解读、传统文化浸润、应急安全知识等多元课程。

宁阳县团结路中学的“家长夜校”,让曾经的“等候时光”真正变成了家校同心、共育未来的“黄金成长时光”。(汪肖瑾)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