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医防融合无人机专线,正式启航!”
11月25日上午,随着一声清脆的指令划破天际,济南市儿童医院顶层停机坪上,一架搭载着特制转运箱的无人机螺旋桨飞速转动,伴随“嗡嗡”轰鸣平稳升空,朝着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方向飞去。
这场简短而隆重的首飞仪式,不仅见证了济南首条“医防融合无人机专线”的诞生,更标志着这座城市在利用低空科技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网络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跨越,深化“医防融合”、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迈入全新阶段。

拍摄时间:11月25日
拍摄地点:济南市儿童医院
拍摄内容:济南首条“医防融合无人机专线”开通
破局传统桎梏:40分钟路程压缩到7分钟
停机坪上,刚完成首飞的无人机缓缓降落,工作人员迅速上前取下转运箱。“以前靠人工驾车送样本,需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无人机3.5分钟就能到市疾控中心,往返也就7分钟!”济南市儿童医院公卫科主任孟祥超凑上前检查着转运箱,语气里满是感慨。他的话,道出了一线公卫人员多年的困扰。
每周二下午往市疾控中心运送鼻咽拭子、血液等样本,是市儿童医院公卫科雷打不动的惯例。在无人机专线开通前,他们始终沿用“人员+车辆”的运输模式。孟祥超回忆,为了保证样本时效性,科室每次都要提前调配人手,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居高不下。更让他揪心的是突发情况:“如果遇到疑似传染病相关样本要加急检测,又偏偏遇上早晚高峰,工作人员往往急得团团转,生怕耽误了检测时间。”

如今,无人机专线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孟祥超指着刚降落的无人机介绍,机身搭载的专属转运箱为特殊定制,不仅能根据样本需求具备防撞、保温功能,还配备了密码锁,运输两端均有专人对接,最大限度保障了样本运输安全。“这不仅是节省了时间,更是给公共卫生服务装上了‘加速器’。”他解释,常态化运送样本效率提升只是基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这条专线能紧急运送医疗物资、检验样本,让医院的应急响应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使用无人机专线运送样本,在市疾控中心接收方,无人机也能精准降落在指定区域,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核验、取走样本,直奔实验室。这条“空中通道”不必受限于地面交通,大幅压缩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检测响应时间,为防控决策提供了更快的“情报”支持。“无人机为我们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筑牢了守护公众健康的‘防火墙’。”孟祥超说。

“硬核”科技支撑:实现“点到点”起飞降落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守护儿童健康事关千家万户幸福,更是筑牢全民健康基石的关键。”济南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刘国华在首飞仪式上的讲话,道出了这条无人机专线背后的深层意义。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形势复杂严峻,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持续存在,对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是儿科的预警响应与协同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人机专线的诞生,不仅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深化“医防融合”的“战略通道”。
如何保障这条通道的畅通?技术支撑是关键。

首飞现场,这架备受关注的“空中信使”——M400旗舰无人机静静停靠在停机坪上,深灰色的机身线条流畅,机翼下的挂载装置稳固地托着转运箱。“这款机型是我们精挑细选的运输载体,最大载重可达6公斤,完全能够满足医疗样本的运输需求。”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良走到机身旁,向围观人员介绍着无人机的“硬核实力”。
范良透露,为了确保医疗样本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款无人机配备了多项专属技术。其中,远程监控系统与4G模块是“标配”,即便在高楼林立的复杂城市环境中,也能保障信号稳定传输,工作人员在后台就能实时监控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机身状态和转运箱情况。“我们做过多次测试,只要不是极端天气,就能保证平稳飞行。”
航线规划更是经过了反复勘察、推敲与优化。“前期我们对多条线路开展实地勘察,最终确定优先沿路边绿化带上空作为运输航线。”范良介绍,“这样的航线设计既能避开人口密集区域与高层建筑,又能最大限度缩短飞行距离,实现‘即刻启程、极速送达’的目标。”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常态化运营中,该专线可实现“点到点”自动起降,无需人员在现场操控,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效率。

应急体系不断完善:从“飞起来”到“飞出实效”
首飞仪式后,刘国华望着无人机感慨道:“‘飞起来’是第一步,‘飞得好、飞得稳、飞出实效’才是真正追求。”
刘国华将这条专线定义为深化“医防融合”的“实践之桥”。她认为,“医防融合”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需要实实在在的载体支撑。过去,市儿童医院与市疾控中心虽地理相邻,但在样本流转、信息互通等方面存在效率瓶颈,导致“防”与“治”衔接不畅。而无人机专线实现了从“地理相邻”到“效率协同”的跨越,极大缩短了病原样本送达实验室的时间,有助于快速明确病原、精准施治,真正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作为公共卫生监测网络的关键“哨点”,市儿童医院的预警能力直接关乎全市防控大局。在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东看来,这条专线的战略意义早已超出技术本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标杆典范。“市儿童医院与市疾控中心作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力量,此次双方突破机构壁垒,以无人机专线为创新载体,打通了‘防’与‘治’协同联动的‘任督二脉’。”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速度就是生命。这条无人机专线在平时是“高速物流线”,在“战时”就是“应急保障线”。王东强调,这是强化城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硬核举措,能有效规避传统交通方式的短板,确保关键时刻核心检验检测资源与应急指令高效安全流转,大幅提升了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效能与保障水平。“这标志着我市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处于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关键时期,“医防融合”已成为必然发展路径。济南首条“医防融合无人机专线”的启航,不仅破解了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中“医防脱节”“资源协同不足”等难题,更为全国儿童专科医院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南经验”。(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