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1日,2025年第二期“青春当先开新局”融媒采风活动自潍坊走进日照,从茶旅体验到智能制造,从特色文旅到特色商街再到特色园区,近距离感受这座刚过而立之年的城市,青年人是如何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果敢,在建设现代化海滨新城的道路上策马狂奔的。

以创新之笔绘就青春叶片新画卷。
在位于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的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里,一段从“南茶北引”破冰者,到“三茶统筹”领跑者的产业故事还在不断延伸……一个年轻的团队用一片叶子诠释了农业现代化的无限可能。
今年示范园的抹茶生产车间异常忙碌。一批抹茶将启程前往英国,在该国大型商超销售。这是日照抹茶首次实现出口,亦成为国内首个上架英国商超体系的抹茶工厂。
日照岚山新农村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茶产业链团工委副书记刘泽钰,就如何依托青年力量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回答记者,通过打造“青年茶人驿站”,引导现有茶叶、电商等领域乡村好青年典型发挥特长优势精准发力,增进青年对茶产业发展的了解和对茶文化的理解感悟。探索以“团组织+青春建功团队”方式,加速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的“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实现青年成长与产业升级双目标。
目前,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内的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已收集栽种着全球600多个茶树种质资源,年可繁育茶苗2000万株。
日照市御园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奇军表示,任何产业中人才团队是核心动力,在吸引青年群体投身茶产业方面,作为青年从业者,首先是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带头作用,让年轻人看到茶产业的多元价值与职业前景。
此外,还要在帮助青年拓宽就业赛道上下功夫,通过“茶旅+研学+文创”青年创业孵化项目,已成功吸引了20多支青年团队入驻,孵化了多个茶文创品牌,显著提升了青年创业收入。每一个从零起步的创业故事,每一次年轻团队带来的创意活力,感受最深的是,青春力量正在为这片传统茶园、为整个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是社会创新创造的开拓者。
每三辆重卡中,就有一辆使用着金马的关键零部件。在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转向机核心部件,以每年数百万件的规模,悄然发向全球各地。
“制造业工业企业始终将青年工程师、技师的培养与激励作为发展的重要工作,着力构建制度化、长效化的人才发展机制。‘新力量’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传统制造业在新时代的关键变量。这里的‘新力量’,既指以90后、95后为主体的青年工程师群体,也包括他们带来的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韧性。”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团委书记马艺翡告诉记者,金马的产品构成了汽车的“骨骼系统”,直接关系到驾驶安全,公司多年来始终保持质量零事故的记录,这背后是对人才、技术和质量的极致追求。
今天的金马集团,起步于1953年成立的以生产农具、农机配件为主的社办企业日照县石臼铁木业社。在市场上闯荡,人才便是披荆斩棘的利剑。金马集团牢牢握紧“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发展“利剑”,不断打磨淬炼,使之更加锋利,以积极的创新成果,推动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项目办主任祝方刚表示,青年人才的“新”特质既源于自身成长,也离不开党团组织的引导赋能。真正的产学研是“人才与需求同频”,青年人才既要敢啃理论硬骨头,更要愿接企业“地气”。最典型的是“循环球转向攻坚”青春建功团队主导的转向器活塞“以车代磨”技术改进,通过逐步提升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牵头项目的能力,实现瓶颈的解决,因为真正的技术本事,都是在实战中练出来的。
这是一群不甘平凡的螺丝钉,这是一个志在顶尖的青春团队,他们用创新定义制造,用实干响应时代。这群年轻人正以技术为笔、以创新为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答卷。

山东版“阿那亚”,引得不少年轻人纷纷慕名前往打卡。
说的便是位于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的白鹭湾小镇。走进潮白河畔的白鹭湾小镇,漫步其间,书店里的温情课堂、美术馆中的艺术熏陶、咖啡厅里的惬意时光、草坪上的露营野趣,勾勒出一幅“人在画中游”的美好画卷,无不透露出青春的气息。
日照白鹭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景区运营中心负责人、团支部书记刘茗轩告诉记者,2018年,他怀揣着积攒的经验和技能,想为家乡的文旅产业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为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国际化,刘茗轩与年轻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切合白鹭湾气质的设计大师,为把白鹭湾品牌推向世界、打造世界的白鹭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岭裸露、草木稀疏的沉寂土地,如今,这里以“生态为基、艺术为翼”,蜕变为集生态公园、艺术地标、农旅田园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标杆,成功带动周边7个村庄共同走上振兴之路。
这个以白鹭栖息而得名的特色小镇,正以“艺术+旅游+康养”的创新模式,在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城乡融合、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秦楼家站”里流淌着“秦楼温度”。
2个月前,日照新就业群体秦楼家万象汇商街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作为“一站式”服务枢纽,旨在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休息难、充电难、如厕难、融入难”的现实问题,回应商街企业与白领青年的多元需求。
“00后”的杨舒雯现任日照新就业群体秦楼家·万象汇党总支书记,她告诉记者:中心在整个设计与布局上有偏年轻化的一个特点,例如设置了咖啡吧、阅读区、健康区等,鼓励大家拍照打卡,上传到社交媒体,让党群服务中心不再是传统的办公场所,而是商圈里的一个潮玩打卡地。
让党团共建的“软实力”成为商街发展与青年成长的“硬支撑”。将服务重心聚焦于青年创客与新就业群体,为青年创客提供场地支持、资源对接等基础保障,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唯有敢为先锋,方能不负时代。
在日照高新智慧谷,408套精装宜居人才公寓静候主人,配套青年书吧、共享餐厅,设有羽毛球场、网球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选择高新区就是看中了这里对青年人才的集聚力度,这点对我们科技研发来说非常重要。”日照日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孙总告诉记者,他两年前就在这里办公的初衷。
泰盈科技集团日照基地项目经理宋菲菲表示,为吸引留住更多青年人才,智慧谷探索实施的“优徕青年社区”项目,结合人才公寓优惠政策,解决青年租住房问题,十分贴心。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日照高新区,实现就业和创业梦想,成为科技创新脉搏律动最活跃的生力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引得来,更要留得住,为“聚才引智”搭建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园区平台是推动人才引聚的重要“载体”之一,而高校平台是推动产教协同创新的主要载体。智慧谷周边紧邻日照大学城8所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高校智力资源,未来亦将拥有无限可能。
善待青年,必先乐青年之乐;吸引青年,必先爱青年之爱。“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一度是大众对于日照的初印象。但近年来,源源不断涌入的年轻面孔,让这座城市逐渐与活力、青春、年轻等词汇深度捆绑,增添了“青春闪耀”的新标签。山海之间,天高地阔,青春日照,大有可为。(来源:鲁网;记者:刘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