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是日照市规模最大、基础最好的农业特色产业。近年来,日照市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稳面积、提质量、增效益,“日照绿茶”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进入冬季,绿茶采摘、炒制等都已经停歇,但在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的抹茶生产车间里却一片繁忙。11月22日,封装严实的10吨抹茶顺利装车,准备发往奥地利。这是日照抹茶继成功进入英国、美国市场后,在国际市场上再落一子,进入欧盟另一全新市场。
出口欧美的抹茶,其核心竞争力源于从源头到成品的全链条高品质严苛标准。日照抹茶,屡次从岚山出发,几个月内销售遍布欧美英区域,这也是日照绿茶提质增效、突破重围取得的显著成果。
日照抹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作家介绍道:“日照抹茶自量产以来,年产能达1000吨,居国内抹茶工业化生产的领先地位,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最高标准,在农残控制、生产规范等方面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在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的另一侧,占地77亩的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收集了600多种茶树种质资源,未来良种存量将达1000余个,成为北方最大、全国重要的种质资源圃之一。这里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多根无性茶苗扦插快繁技术”,将育苗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38天。因为栽种成活率高,当年就可见效益,茶苗目前已远销陕西、西藏、广西、重庆等地,创造了“北茶西迁南进”的佳话。
从“南茶北引”最初试种的8.7亩地,到如今的30万亩茶园,日照市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稳居山东省首位。日照市围绕茶产业链延伸,不断开拓“茶业+”发展新赛道,一边推进良种“育、繁、推”一体发展,一边高标准建设日照白茶、精制茶、抹茶加工项目,持续打好茶品种、品质、品牌“组合拳”。
据岚山省级农高区科技促进部戴金介绍,岚山省级农高区打造了具备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日照绿茶全链条管理规程,推动茶产业从“小散弱”走向“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构建起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体系。
品牌化经营让日照绿茶身价倍增。全市858家茶叶加工主体中,拥有两枚中国驰名商标,以及25个省级、47个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2025年“日照绿茶”品牌价值达64.1亿元。
如今的日照茶产业已突破“农业”单一属性:白茶示范工厂、抹茶加工基地拓宽了产品赛道;“盐茶古道”旅游路线、茶园研学游、茶山民宿等新业态,让“茶区变景区”。据统计,“茶+文旅”模式让品牌溢价提升30%以上,也真正实现了从“一叶”到“多业”的华丽转变。
(李臻、王新宇、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