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东庄镇:旱地结 “金穗” 东庄首季旱稻丰收
中国网 2025-11-21 16:45:58

近日,宁阳县东庄镇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西韩村与南鄙东村的100亩旱稻试验田迎来首次收获,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联合收割机穿梭其间,奏响了一曲科技赋能农业的丰收欢歌。

作为东庄镇首次规模化种植的旱稻,这片试验田承载着农业产业升级的探索与期待。不同于传统水稻对水田的依赖,此次引进的旱田直播新技术打破了“水稻必种水田”的固有认知,全程仅在水分敏感期灌水3-4次,既节水又省工。从精量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最终收割,全程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有效减少病虫害,提升了作物抗倒伏能力。

“以前种玉米大豆,忙活一年收入有限,现在种旱稻,亩产达到1000斤,效益比传统旱田作物高出不少!”正在田间查看收割进度的农户满脸笑意。更令人满意的是机械化带来的高效便捷——沃得履带式收割机在田间平稳运行,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装车等工序,一天就能收割几十亩,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减少了粮食损耗,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倍。

据了解,东庄镇此次选择的旱稻品种适配本地土壤条件,结合秸秆还田这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态技术,搭配科学种植管理,产出的稻谷颗粒饱满、口感优良。相较于传统作物,旱稻种植成本更低,经济效益却十分可观,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此次100亩旱稻的成功试种,不仅验证了新技术在本地的适应性,更积累了宝贵的规模化种植经验。

“看到首批旱稻丰收,我们扩大种植的信心更足了!”东庄镇农技站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全镇土地资源进行全面摸排,筛选适宜种植区域,逐步扩大旱稻种植规模,引进更优质的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动旱稻种植向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让这一节水高效的农业新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从试验田到丰收田,东庄镇用100亩旱稻的丰收,书写了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科技赋能下,旱地变粮仓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未来必将有更多金色稻浪涌动在宁阳大地,为农民带来稳稳的幸福!(姜莹)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