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亓,高龄补贴怎么申报,得准备啥材料啊?”“咱们社区的志愿者小韩经常帮邻居修理电路,这事儿得好好夸夸!”近日,高庄街道南山社区的休闲角里,数十个色彩各异的马扎围成温馨的“议事圈”,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们围坐一堂,一场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的“马扎会议”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

为打破传统沟通模式的壁垒,南山社区推出“马扎会议”机制,将沟通平台从办公室搬到居民“家门口”。活动现场,没有繁琐的流程,大家促膝长谈,既有对小区物业、便民服务优化等民生事务的建议,也有对邻里互助、社区建设的心里话。社区工作者带着笔记本认真记录,对居民提出的诉求逐一回应,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落实,需要协调处理的明确办理时限,让居民的“急难愁盼”有人听、有人管。

“以前想反映问题得跑社区,现在坐在马扎上就能直接说,社区工作者还听得特别认真,这种方式太贴心了!”居民张阿姨笑着分享道。交流中,不少居民主动讲述身边的温暖故事:退休党员刘师傅义务为把小区的电线整合,让环境愈发整洁;社区创办的“艺术团”,节目创新有趣,既让我们丰富了业余时间又锻炼了身体,简直好极了;独居老人杜大爷,邻居们轮流帮忙照顾……这些点滴善举被一一记录,成为社区凝聚人心的“精神财富”。
社区工作者不仅是倾听者,更是居民的“贴心人”。针对居民提出的小区物业下一步的建议,网格员当场表示组织人员开会讨论;对于居民关心的养老服务问题,社区表示将联合日间照料中心推出针对性服务。“马扎虽小,却架起了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沟通方式,既能精准捕捉居民需求,又能挖掘社区温暖故事,让邻里关系更和睦。
下一步,南山社区将把“马扎会议”常态化、多样化,走进不同楼栋、不同片区,覆盖老年群体、青少年、上班族等不同人群。同时,通过社区公告栏、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宣传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营造“人人关心社区、人人参与社区”的良好氛围。让马扎成为凝聚民心的“同心凳”,让社区成为充满温度的幸福家园。(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