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张老照片被细心归档,当不舍的道别里仍萦绕着温情,为期一个月的“‘寻找槐荫时光里的记忆’老照片征集活动”正式落下帷幕。这场始于一封致市民家书的邀约,如一枚投入岁月长河的石子,激起了层层叠叠的记忆涟漪。无数槐荫人,从寻常百姓到摄影名家,从白发长者到青年一代,纷纷翻开珍藏的相册,捧出那些被时光浸染的影像,共同编织了一幅有温度的历史长卷,本次活动共征集老照片近千张,让一段跨越七十载的光影故事,成为镌刻在城市肌理中的温暖注脚。
在纷至沓来的稿件中,有40多年前的全家合影,有记忆深处的旧时商铺,有老建筑旁的晨光熹微……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说明都是一份深情。而其中一封特别的来信,让所有工作人员为之动容。济南市民鲁女士在信中写道:“我的父亲1944年2月出生,于2024年10月病逝。原是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爱好摄影,也多年从事和摄影相关的工作,拍摄过大量有关济南的照片,现搜集了他以前拍摄的有关槐荫区的照片,请收!”简短的文字背后,是一位女儿对父亲最深切的追思,是一位老摄影家对槐荫最恒久的凝视。“父亲总说,照片是给城市写的家书。”鲁女士的话语里满是思念,“现在把这些‘家书’交给家乡,也算完成了父亲的心愿。”她将父亲毕生心血的一部分,那些定格了槐荫旧貌新颜的瞬间,郑重地托付给了这次征集。这已不仅仅是参与一次活动,这是一份生命的馈赠,是两代人之间关于热爱与传承的无声告白。这些照片,因这份情感的重量而愈发璀璨,成为本次活动最珍贵的收获之一。
这些带着时代温度的影像,与其他参与者的作品共同构筑起槐荫的时光长廊。老照片里的青砖黛瓦与如今的高楼林立相映成趣,个人记忆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那些定格在胶片上的瞬间,不仅是槐荫变迁的珍贵档案,更是代代相传的情感纽带——正如鲁老先生,用一生热爱为城市立传,子女又以捐赠之举延续这份牵挂,让温暖在时光中生生不息。
我们收集的,不仅是像素与构图,更是滚烫的生活、奋斗的足迹和代代相传的温情,这些影像通过“爱槐荫”APP的平台,飞入千家万户,引发了街坊邻里的强烈共鸣。年长者指认着照片中的旧识与故地,感慨万千;年轻人则通过这些泛黄的影像,第一次如此直观地触摸到父辈、祖辈生活过的槐荫,理解了这座城的根脉所系。本次活动中所有参与者分享的影像,都被悉心整理,部分照片已送至槐荫区档案馆珍藏,它们不仅是档案馆里的资料,更是这座城永恒的精神财富,提醒着我们:来路峥嵘,初心不改;未来可期,温暖常在。(来源:槐荫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