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华丰镇:深耕土地增效益 红薯铺就共富路
中国网 2025-11-07 15:53:28

近日,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埠南村 26余亩红薯种植基地喜获丰收,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挥锄刨薯,一个个褐红饱满的红薯装满竹筐麻袋,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埠南村党支部书记贺国龙手持刚出土的红薯,语气坚定又欣慰:“这11万多斤红薯,是村集体盘活土地资源的‘金果实’,更是咱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薯’,特色产业这条路,走对了!”

土地是乡村发展的根本,而碎片化种植、模式零散、产出低效曾是埠南村的突出问题。村民各自耕种“巴掌田”,品种杂乱、管理粗放,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村集体经济薄弱。为打破困境,村“两委”在“村集体耕种一块示范田”基础上,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最终确定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

村集体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以每亩 500元价格集中流转村民土地,将零散农田整合为连片规整的规模化基地。结合市场需求与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经过多方论证,选定产量高、适应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红薯产业作为主导特色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发展,品种与保障缺一不可。埠南村构建“选种—管护—销售”全链条支撑体系,与泗水县柳絮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引进优质高淀粉型红薯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足、耐储存,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村里与企业签订订单回收协议,从源头解决“种什么、卖给谁”的难题,让村民放心种植。种植过程中,村干部带头投身田间劳作,带领村民完成铺膜栽种、除草灌溉等农活;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定期上门,从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到科学施肥提供全方位指导,有效提升红薯产量与品质。“以前种地凭老经验,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病虫害少了,产量大幅提升。”村民的认可印证了科学种植的成效。

今年,埠南村 26亩红薯基地总产量达 116800斤,按每斤 0.58元的订单收购价,毛收入近 6.8万元,扣除成本后村集体经济净增收 1.5万元。村民既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租金,又能参与田间管护赚取务工收入,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益”。

“规模化种植 +订单农业”的模式让村民尝到甜头,也坚定了村集体发展信心。村“两委”已制定清晰规划:2026年前再流转 15亩土地,将种植规模扩大至 40亩;推进红薯淀粉深加工项目,让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约 50%;探索“红薯 +菠菜”轮作模式,实现“一年两收”,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埠南村“党支部 +企业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激活土地潜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灵山管理区书记柴茂涛表示:“管理区将把埠南村的成功经验作为典型,组织辖区各村开展专题学习交流,推动更多村庄找到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方向。同时,我们将统筹辖区资源,打造‘一村一品、多村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让特色产业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孙鑫)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