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微山县驩城镇坚持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通过惠民政策宣传、优化服务流程、延伸服务触角等措施,在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温度上跑出加速度,以实实在在的便民惠民举措增进民生福祉,绘就群众幸福底色。
一、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全覆盖”,实现“有人管、管得好”
驩城镇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全面推进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一是扎实开展“银龄健康”行动。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8100余人次,新增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等体检项目,发现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50余例,全部纳入绿色救治通道。二是“幼苗呵护”计划持续推进。0—6岁儿童免费体检3000人次,近视检出率较去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三是慢病患者“四季随访”全面落实。对全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季度开展一次面对面随访服务,提供用药指导、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并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截至目前,已完成前三季度随访9.1万人次,血压、血糖控制率显著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保持100%,实现肇事肇祸“零发生”。

二、疾病预防筛查“早干预”,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驩城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扎实开展重点疾病筛查干预。一是妇女“两癌”筛查实现应筛尽筛。完成35—64岁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乳腺癌等病患20余例,全部落实手术或转诊治疗,实现“筛查—诊断—治疗—救助”闭环管理。二是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全面覆盖。联合县教体局、县医院脊柱外科,为全镇30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足脊健康筛查,发现脊柱侧弯异常学生,进行现场矫正训练干预或提供矫形器治疗,全部纳入“一生一策”跟踪管理。三是结核病患者“督导服药”模式成效显著。对辖区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实行“镇村干部+村医+家属”三重督导,开展“终结结核”主题宣传3场,发放干预折页1万份,群众核心知识知晓率大大提升。

三、就医环境升级“零距离”,实现“就近看、看得好”
驩城镇将村卫生室公有化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全面优化群众就医环境,改善就医条件。高标准建设2处样板村卫生室,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科学规划选址,充分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多余房屋,同时盘活老村委、空厂房、撤并小学等闲置资源,总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公有化卫生室27家,全面实施“五有”标准化改造,实现服务能力、诊疗环境和管理水平“三提升”。提供群众“看病、取药、报销、随访”家门口一站式服务,“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成型,有效解决“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对薄弱村卫生室,驩城卫生院开展“一对一”帮扶,通过补充硬件设备、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施“千医培训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升乡村医生诊疗能力,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医疗软件系统,推广智慧诊疗、远程医疗,全面赋能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服务群众突破12万人次,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四、社会保障服务“有温度”,实现“暖民心、守底线”
围绕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要求,全面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与服务效能。对接并完成城乡居民养老金发放1249人,规范办理养老保险待遇申领936人、注销登记384人。精准落实困难群体政府代缴政策,代缴养老保险2129人,完成养老保险缴费13309人,办理新参保175人,待遇资格认证12290人,确保养老金发放无误。

紧扣“应保尽保、服务可及”目标,着力提升医保政策普及度与救助精准性。运用宣传栏、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多种渠道,开展医保政策宣讲,重点解读参保缴费、报销、异地就医等热点问题,有效提升知晓度。组织镇村干部专题培训,强化基层服务能力,高效协助各村完成参保动员与信息统计,畅通医疗申请救助渠道,严格审核、及时上报,截至10月底,共落实救助59人。
围绕深化就业促进与技能提升,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融合。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利用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服务驿站等载体,重点宣传解读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今年以来,共为辖区41家中小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3万元。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4期,参训学员157人,通过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就业转化效果显著。密切关注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状态,结合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积极进行岗位推荐与匹配。积极组织开展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3场,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帮助100余人实现就业。

驩城镇将继续坚守民生为本理念,锚定“县域医疗次中心”目标,与县人民医院共建紧密型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医疗报销监督,优化服务流程,精准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民生保障工作有效落实,为全镇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高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