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品牌的背后,是品质的竞争
中国网 2025-11-05 11:37:41

近年来,研学游异军突起,不仅占据了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也成了观察城市文旅产业变革与升级的重要窗口。得益于教育部将研学纳入必修课程的推动,研学游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与深度洗牌的转型期。有关机构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400亿元。

在此背景下,日照也抓住机遇,出台政策、搭建平台,助力研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5月26日,日照市上线智慧研学管理平台,为学生家长、学校、承办机构、教育部门与文旅部门五大用户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与管理支持,推动研学实践教育迈向新高度。

7月14日,日照市教育局也发出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暑期“七个一”活动的通知,鼓励家长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教育、志愿服务、科技探究、海洋教育、素质拓展、职业体验等各类研学实践活动,这为城市发展有特色、有深度、有独家开创线路的研学产业带来良机。

自身引力无需造景的“研学原产地”

作为研学产业高地,山东省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创新模式,例如,潍坊奎文区通过“城市即课堂”理念,整合工业遗迹、航空研学及社区“微研学”;曲阜孔府孔庙研学、泰山登山励志等已成特色项目,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开发“六艺”体验课程,2024年获评山东省十佳研学路线;青岛的工业研学项目,配套“工业4.0”“非遗创新”等实践课程,年接待日照学生团队300余批次。

而在日照,可挖掘的文化元素有很多,比如太阳文化、海洋文化、莒文化、绿茶文化等,都可以作为文化研学的内容进行创意设计和策划。

当研学+文化、研学+体育、研学+非遗、研学+自然科普等一系列碰撞发生,根植于优势资源之上的研学旅游产品,便成为深受市场青睐的“主打项目”。

日照充分盘活文旅存量资源,以“研学+”融合非遗、体育、文博、科技、港口、钢铁等多元业态,遵循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探索出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研学产品。

如今,日照研学游已形成“海洋+文化+科技”三大特色板块,依托丰富的滨海资源和政策支持,构建起较为成熟的研学体系。

2025年“五一”期间,海洋研学游需求旺盛,日照海洋公园单日接待研学团队超4000人次,占比达30%;莒县历史文化研学表现突出,今春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近5万人次,其中莒国古城、浮来山等线路广受欢迎;科技研学方面,日照科技馆的“FAST射电望远镜认知”“3D打印实践”等课程吸引全国青少年参与。

已形成三条成熟的对外研学游特色路线也越来越为外地游客学生熟知:

海洋生态研学线———以日照海洋公园为核心,联动万平口景区,推出“海洋生物科普+滩涂赶海体验”组合课程,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0万人次;

历史文化研学线———串联莒国古城、浮来山和莒州博物馆,打造“春秋文化+考古体验”沉浸式研学,2025年获评省级精品研学线路。

科技探索研学线———以日照科技馆为主体,结合元宇宙VR体验展,开发“天文观测+3D打印+红色VR”特色课程,吸引长三角地区学校组团参与。

这三条路线均纳入日照智慧研学管理平台,实现课程预约—行程追踪—安全监管“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并与青岛、临沂等周边城市形成区域研学联动网络。

破旧立新研学产品的重塑与淬炼

选择研学旅游产品,家长最关注的点在哪?

答案是:安全、获益、专业度。

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特色创新、市场恶意竞争打出“价格战”等因素曾经也是日照研学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然而,在日照市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和引导下,这片市场日趋规范。通过差异化课程设计、科技赋能、安全保障、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团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推动日照研学游从“低端观光游”向“高质量教学游”升级。

“我们策划了纯粹的北魏石窟主题游,全程8至9天,由专业历史学老师带队,提倡亲子共游模式,每客收费在8000元左右,报名还是比较顺利的。”一位在日照既经营民宿,又策划研学的主理人坦言:“我们敢收费高的原因在于,选取最好的点,给出最专业的介绍,提供最精心的服务保障,结束后还有复购减免和回访。”

以点窥面,日照各大研学机构已经开始了正向的尝试探索,深挖本地及研学集中地的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开辟独家线路、独家课程,增加科技、非遗、职业体验等细分领域的主题游,或与专业机构合作,联合高校、博物馆、科研院所,设计更具权威性的研学内容,增强权威性,提升竞争力。

从安全性方面来看,市内各研学机构也把这一条摆在了首要位置,研究建立标准化安全体系,充分做好各种应急预案,按照10∶1的比例配备管理人员,推出涵盖交通、医疗、意外等综合保险方案,实现行程实时监控、应急响应。

增值服务变现的方式也在日照初露端倪,有些研学机构开始提供研学游个人照片等影像资料、研学报告、能力评估、后续线上课程等延伸产品,以此提升自身竞争力。

品牌打造构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产业链条

在日照的研学市场,由日照日报社打造的“小海豚游中国”是一个热度很高的品牌,在2024第二届日照市研学旅行创新设计大赛上,“小海豚游中国”在日照市青少年研学旅行项目获奖。

在原有“乘着高铁去研学”项目的基础上,日照日报社深入分析不断升温的“研学游”市场,突出媒体优势和特点,将媒体化思维注入研学内容,打造了“小海豚游中国”日照市青少年研学旅行项目。今年,“小海豚游中国”又推出了四条颇具吸引力的研学线路:帝都的千年文脉、草原的旷野自由、西安的历史探秘以及甘青的秘境传奇。

为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感受到不同于市场的研学游产品,“小海豚游中国”项目从课程内容到行程安排全部由资深记者全程参与,既让孩子们在研学旅行中有学习收获,更让他们化身“文旅宣传使者”推介美丽日照。

“我们将继续通过个性化打造,把‘小海豚游中国’推介成具有日照特色、叫响省内乃至全国的研学品牌。”日照日报社“小海豚游中国”项目负责人吴志斌介绍。

相较于普通旅游,研学旅行标榜的教育元素让家长更愿意为此买单,暑期历史遗迹、非遗技艺、民俗文化等主题产品尤为火爆,主题游学产品同样更受欢迎。

随着“小海豚游中国”等一批优质研学品牌的相继成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假期出去看一看”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本能心理。

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日照“走出去”研学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研学游热度越来越高,家长对研学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品质竞争显现出压倒“价格战”的势头,传统的“游胜于学”逐渐向“游学并重”甚至“以学定游”转变。

市场需求的升级,已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驱动供给端进行系统性革新。这一变革体现于课程体系的科学化构建、场景资源的独特化开发,并最终指向技术与教育内容的无缝契合,进而推动产业迈向更高价值维度。

从短期来看,中小学生特色品牌研学游、亲子同行研学游、职业体验研学游是经过市场检验的较成熟模式。着眼长远,与银龄经济相结合推出“一老一小”类研学游,实现“一线路一 IP”,以核心理念和专属线路定制,实现从传统研学向高质量教育旅行转型,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刘江雪、丁明婧)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