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银行工作人员反应及时,我的养老钱才没被骗走!”聊城市冠县清水镇居民赵大爷回忆起上月遭遇的“冒充国企工作人员诈骗”仍心有余悸。
当时他正准备按对方要求向“非法人员账户”转账3万元,润昌农商行清水支行工作人员发现对方账户存在异常情况,立即联系当地公安派出所,30分钟内完成了账户保护性紧急止付,成功保住了赵大爷的养老钱。
为有效遏制县域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创新建立市县一体化“资金链”治理工作机制,通过畅通信息共享、强化案件研判、深化反诈宣传等举措,持续提升县域“资金链”治理能力。截至9月末,全市累计实施保护性紧急止付2000人,成功止付资金1.95亿元,涉案账户数量同比下降37.1%。
织密协同网络,构建一体化治理新格局
“过去各部门信息不通畅,往往错失最佳处置时机。现在通过市县一体化机制,我们实现了风险信息实时共享、行动高效联动。”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支付结算科负责人李庆军介绍。
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主动对接公安机关,组织全市银行机构联合开展银行卡保护性紧急止付管控工作。建立7×24小时运转、警银快速联动机制,有效助力公安机关精准预警劝阻、银行机构对案前资金迅速拦阻止付。银行自收到公安机关《关于协助对有关被骗账户保护性止付函》后,平均5分钟内完成指定账户止付工作,警银联动时效性得到显著提升,切实成为守护群众财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深化宣传引导,提升全民防骗“免疫力”
“以前总听说有人被骗,现在听了宣讲才知道,骗子的花样这么多!”在聊城市阳谷县郭屯镇黄庄村“金融夜校”活动现场,村民黄大爷拿着宣传手册认真阅读。
针对县域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防骗意识薄弱问题,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推动反诈宣传“市县一体、城乡覆盖”,组织阳谷农商行开展“金融夜校”宣讲活动。截至9月末,共举办“金融夜校”反诈宣传412场,直接参与群众7000余人次,接待咨询群众约2600人次,提示村民“非法买卖、出租、出借本人银行卡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负有法律责任”。据对100名村民走访调查显示,73%的村民表示不会轻易相信“高价购买银行卡行为”,85%的村民知晓“买卖、出租、出借卡、账户、账号等属违法行为”。
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案件处置效能
为构建可持续的治理体系,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探索建立“培训+考核+反馈”闭环管理机制,指导金融机构联合公安机关实施“一月一学习、一季一培训”制度,对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培训中设置风险识别、应急处置等多维度考核指标。截至目前,全市已对2000余名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考核通过率达98%。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市县一体化治理机制,推动监管资源进一步向县域下沉,用科技赋能精准防控,让反诈防线越筑越牢,推动县域支付服务环境向‘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发展,为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构筑更加坚固的防线。”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郑晓敬表示。
(葛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