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搭台、美食唱戏——探访山东运河大集的“新烟火经济学”
中国网 2025-10-16 16:45:08

临清贡砖敲击出的清脆磬音尚未消散,什香凉面的十余种配料已在瓷碗中铺展成画。在山东运河大集的青砖铺地上,国家级非遗临清架鼓的雄浑节奏与炸肉的滋滋声响交织,构成一幅鲜活的“新烟火图景”。

这种以非遗为文化锚点、美食为流量入口的市集模式,打破了传统集市的交易属性,将千年运河文明转化为可触摸、可消费的现代商业场景,悄然重构着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消费逻辑与产业生态。

场景重构:非遗与美食的沉浸式共生

运河大集的破局之道,在于将分散的文化元素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场景,通过创意设计和场景重构,使其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消费品。

临清运河风情园的清真美食街上,非遗传承人的展演与美食摊位形成奇妙共振:秦丰庆师傅的什香凉面摊位前,一元尝鲜的百年技艺吸引长龙排队,身后的临清龙灯表演刚落幕,食客便带着观演余热涌入摊位。这种“观赏—品尝—回味”的闭环设计,让非遗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体验,更让美食超越果腹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而“技艺可视化+产品市场化”的路径,让非遗从博物馆展品摇身变为“消费新宠”。

锅刚支起,围观的人群就围上来,聊城的面条争霸赛场景成了创新的典范。在京杭大运河畔的广场上,八个操作区的灶火与非遗展演区的杂技相映成趣,威海的海参肉酱面与聊城的捶鸡面同台竞技,每碗面的制作过程都成为饮食文化的展演。当大众评委的味蕾与网络直播的镜头聚焦于“十二道配菜”的运河什香面时,非遗技艺的匠心与美食的风味完成了同步传播,三天内吸引5万人次到场、300万网友在线观看。

整合沿运五市非遗资源,山东运河大集打造出统一的“运河非遗”IP矩阵。例如,台儿庄古城将枣庄皮影与景区夜游结合,开发出“皮影戏+灯光秀”的夜间消费项目,今年中秋假期售出1.2万件皮影文创,销售额同比增长8倍。德州“运河大集”推出“运河十二景”主题非遗手造,集合黑陶、窑红绿彩等技艺,形成地域文化符号集群,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增长40%。

产业闭环:从技艺到消费的价值延伸

“新烟火经济学”的核心,是构建“非遗技艺—美食产品—产业链条”的价值转化体系。

临清贡砖传承人赵文连的转型颇具启发:从无法携带的大块贡砖,到可敲击发声的“莲花磬”文创,他将非遗技艺融入实用器物,在大集上与八大碗、烧麦等美食形成互补销售,单场市集销售额较传统门店提升3倍。这种“硬非遗”与“软美食”的组合,既降低了文化消费门槛,又拓展了盈利空间。

济宁任城区的大集则展现了全链条思维。主办方通过大数据筛选70余家商户,设置美食与文创展区,将篆刻、绒花等非遗技艺与面塑、糖画等美食手作并置。上城书店借势推出运河文化书籍与文创套餐,10天销售额达5万元,相当于平日月销量。更关键的是,市集同步举办面产业展览,从优质小麦种植到调味品研发的全链条展示,让消费者从“吃一碗面”延伸到“认一个品牌”,为产业升级埋下伏笔。

借助电商平台,运河美食实现“云端引流”与“线下转化”。济宁“运河大集”的主播通过抖音直播售卖微山湖咸鸭蛋、运河岸大米,单场销售额突破10万元。聊城东昌府区将200余种“东昌好品”通过“运河大集”线上平台销往全国,2025年累计销售额达300万元。这种“线下体验种草、线上复购转化”的模式,使运河美食成为“永不落幕的大集”。

运营创新:市场化与公益性的平衡术

破解传统市集“昙花一现”的困局,在于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机制。

济宁的“市场运作+文化赋能”模式颇具样本价值:政府放权企业主导,运河城商业摩尔通过拉长市集周期至10天、设置科技游乐区等方式匹配消费需求,既避免了工作日群众错失赶集的遗憾,又让40万人次的客流量转化为130万元商户营收。这种“专业团队操盘+文化IP引流”的模式,彻底改变了“办活动靠财政”的旧路径。

聊城的数字化赋能同样亮眼。大集引入云闪付等支付平台,配合主播“云上”带货,让桑黄饮、中药香囊等养生美食突破地域限制。非遗展演则采用“公益引流+消费转化”策略:冯圈竹马、廖庄花鼓等免费表演聚拢人气,带动冠县剪纸、东昌葫芦等非遗产品销量增长,形成“文化公益不亏、商业盈利有余”的良性循环。

从临清的贡砖磬音到聊城的面香四溢,山东运河大集的实践证明:“新烟火经济学”不是简单的文化叠加商业,而是通过场景融合激活非遗的流量价值,以美食消费夯实产业根基,用市场化运营保障可持续发展。这种让文化看得见、尝得到、带得走的模式,不仅让千年运河文明在烟火气中重生,更为县域商业振兴提供了鲜活范本。

大集为沿线农民和手工艺人提供了直接的销售渠道,让运河沿岸群众成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邹城市太平镇的“运河大集”上,当地九孔藕和莲藕辣椒酱通过展销和直播半天售罄,带动农民增收超2万元。济宁古槐街道通过“幸福友邻运河大集”,帮助8名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掌握钩织、团扇制作等技能,实现灵活就业,月均增收超400元。(陈鸣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