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进出口规模连续跨越2000亿、3000亿两个千亿级台阶,年均增速达17.1%,居全国大中城市第26位……”
10月10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十四五’谋篇‘十五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闻发布会,系统披露“十四五”以来该市对外开放工作成效,并明确“十五五”时期构建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开放新格局的目标路径。
“十四五”期间,潍坊以1.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画布,绘就了从“商品出海”到“规则接轨”的开放新篇;面向“十五五”,其剑指制度型开放、双循环枢纽的谋划,更折射出中国城市开放能级跃升的深层逻辑。
01
开放的深度,始于平台的高度。
潍坊的开放进阶,关键在于构建起了一套“国家级平台+特色载体”的立体支撑体系,让开放从“单点突围”变为“全域联动”。
作为全国首个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对外开放综合试验区,“十四五”以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交出了亮眼答卷:农产品出口额连续6年破百亿;涉农产品出口额从2019年的170.3亿元增至2024年的294.6亿元,年均增长12.1%,连续4年超200亿元;大葱、生姜、柠檬酸、拖拉机、禽肉等产品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其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农产品食品企业“审批改备案”改革,将农产品进出口业务办结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2小时,企业成本平均降低30%;更推动多个食品农产品企业实现产品首次出口,当密州酒业的清香型白酒首次出口韩国、圣沣烤鸭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惠发食品的鸡肉首次出口尼日利亚……全国农业开放发展便有了新的“参考样本”。
如果说农综区是农业开放的“先锋队”,潍坊综合保税区则是全域开放的“桥头堡”。这片仅占不到全市1/1000土地的区域,贡献了全市1/4的进出口总量;在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中,连续三年居全国170余家综保区前10位、全省14家综保区第1位。其秘诀在于“功能集成”与“产业聚焦”:发挥歌尔电子“链主”作用,先后引进15家上下游企业,逐步形成完备产业链条,VR产品占全球中高端市场份额的80%以上,保税研发业务量跃居全国第一;高标准规划建设汽车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发电机、起动机产品国内大型商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 80%;成立全国首个“四关合一”综合运营中心,实现跨境电商1210、9610、国际快件、国际邮件四类业态一体化通关、智慧化监管、集成化发展……
此外,1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则构成了开放的“底盘力量”。以不到4%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市32.5%的规上工业企业、55.8%的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82%的进出口额、87%的利用外资。同时,潍坊高新区动力装备、滨海区高端化工产业规模破千亿,诸城汽车、坊子智能农机等集群跻身全国前列。
这种“平台赋能产业、产业反哺开放”的良性循环,正是潍坊开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02
开放的活力,源于产业的韧性。
潍坊的外贸增长,早已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而是以“产业升级”驱动“结构优化”的质变过程。“十四五”期间,全市进出口规模连续跨越2000亿、3000亿两个千亿级台阶,2024年达3582.7亿元,年均增长17.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1个、5.8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从32.4%提升至43.7%,高于全省9.4个百分点——这组数据背后,正是“潍坊制造”向“潍坊智造”的跃迁。
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产业升级的“晴雨表”。从2020年的1.4亿元到2024年的223亿元,潍坊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41%。今年1-8月,潍坊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超190亿元,居全省首位。发展离不开创新。近年来,潍坊创新实践“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发展模式,在全国32个国家和地区布局74个海外仓,通过“保税仓+海外仓”仓仓联动,打通跨境贸易双向通道,推动诸城汽车配件、临朐铝型材等直达全球消费者,潍坊进口商品购1万余种商品“嗨购全球”。
外资质量的提升,则彰显产业开放的“含金量”。“十四五”期间,潍坊实际使用外资累计突破48亿美元,8家世界500强投资14个项目,马石油润滑油中国总部成为该市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中国总部企业,潍柴动力首次跻身世界500强。更关键的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提升15.2个百分点、达56.8%,全球工程机械龙头卡特彼勒、世界碳材料领军企业博拉集团等龙头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资本,更推动本地产业链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潍柴动力通过海外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歌尔股份借助外资技术升级VR核心模组,印证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赋能。
03
开放的温度,见于服务的精度。
潍坊的开放进阶,本质是一场“以企业为中心”的营商环境革命,从“给优惠”转向“造环境”,从“便利化”迈向“法治化”。
这种转变,藏在APEC商旅卡的“加速度”里:五年间申办627批、1815人次,较“十三五”增长224%,帮助企业节省出海成本1800万元,“一卡在手,5年免签亚太16国”的便利,让歌尔、得利斯等企业“出海”更从容;
也藏在海关的“智慧监管”中:聚焦通关效率、通关成本、通关服务,潍坊海关持续深化贸易便利化行动,打造“关企直通车”服务品牌,创新实施出口危险品“批次检验”、高新技术货物“口岸直通、抵厂查验”等模式,设立属地查检“绿色通道”,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出口实现“即报即检、即检即放”,开展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运抵直装”,出口大宗散货集港比例由50%降至30%,全市AEO认证企业达38家、“十四五”以来增长30%,总量居济南关区首位。
潍坊市贸促会构建的农、工、商、服“四贸联动”工作格局,更将服务延伸至企业出海的“全生命周期”。38个潍贸代表处、联络处,1000家外联机构组成的海外服务网,推动经贸往来缔结新成果。105场跨境供需匹配活动达成超50亿元订单;“FTA服务引航、出证认证赋能、调解服务解忧、合规促进强基”全生命周期商法服务体系护航企业安全出海;设立RCEP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风险预警—纠纷调解”的一站式服务。此外,其创新的“企业境外投资一件事”模式,更是企业出海时,既能获取精准的市场信息,也能享受合规培训、诉求调处的保障……
“扶上马再送一程”,一项项走心的服务举措,正是潍坊企业“走出去”信心的来源。
04
未来向新,开放共赢。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潍坊锚定“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目标,依托现有优势深化开放布局,推动开放能级再跃升:农综区将聚焦农业制度型开放,争取自贸区政策创新集成试点,推动农业技术、标准走向全球;综保区瞄准“千亿级外贸园区”,持续延伸产业链,优化跨境服务平台,拓展陆海发展空间;商务局计划培育80家领军型外贸企业,进一步提升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到如今“国际和平城市”“东亚文化之都”的新身份,潍坊的开放故事,始终带着“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城市基因。“十四五”的五年,潍坊充分证明了地级市也能在高水平开放中“走在前、挑大梁”;“十五五”的征程,潍坊将以新的探索,为中国城市开放能级跃升提供崭新样本。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风筝再次飞向全球,其所承载的,早已不只是文化符号,更是一座城市与世界共赢的坚定信念。(马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