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专家口述史 | 温泽清:于不断革新中守护女性健康与尊严
中国网 2025-09-28 13:40:00

温泽清,1951年生于青岛平度,1975年8月于潍坊医学院(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入职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成为科室的第九位男医生。当时的他不曾想到,自己会在妇产科领域工作半个多世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妇产科医学的高速发展。

“那时我的思想还很守旧,对于男生干妇产科专业有些抵触。李继俊医生将一本他参与编写的《实用妇产科手术学》送给我,看到主编是苏应宽、刘新民两位著名教授时,我方坚定地选择了妇产科这个专业。”温泽清回忆道。

恢复研究生考试制度后,1979年,温泽清考入了山东医学院(今山东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师从苏应宽教授。“入职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并成为苏教授的学生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温泽清说。

老一辈的精神还在发光

苏应宽教授是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的奠基人。1949年6月2日,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和保护下,带着建设新中国、建设山东省立医院、创建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学科的艰巨任务和伟大使命,苏教授从上海抵达济南。解放初期,国家一穷二白,工农业极其落后,医疗水平低下。

“苏教授曾跟我们提到过他在夜里端着煤油灯、打着手电筒给产妇接生、做急症手术的经历。”温泽清介绍。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条件也很差。此后约30年的时间里,苏教授一家五口一直居住在两间小房子里。

“就是在这两间小房子里,苏教授主编了3部伟大的专业著作。”温泽清介绍,继《实用妇产科手术学》出版5年后,《实用妇科学》《实用产科学》相继出版。“这是三部学术大典,至今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实用妇产科手术学》,是当时妇产科医生的必备”。

作为学术泰斗,苏应宽教授带领的妇产科团队中,后来有很多医生成为全国著名的学术大咖。“在很大程度上,山东省立医院也是因为苏教授的个人影响力和他的卓越学术成就,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而享誉全国。”温泽清说,“苏教授是我们的导师,是全国妇产科乃至医学界后人们学习的榜样!他的崇高品质和精神思想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宫颈癌手术的跃迁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宫颈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曾一度高达43/10万,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非早期。当时的治疗手段,一是手术,二是放疗。

“让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是,当时的放疗是由医生拿着镭锭徒手排布在宫颈上,放射源对医生的危害极大”。温泽清介绍,入职省立医院后,他成为最后一批给患者上、下(放、取)镭治疗的医生。1976年,省立医院上交了镭源,将放疗病人集中到了有体外照射和后装照射条件的山东省肿瘤医院。

再后来,国内许多大型三甲医院积极引进设备,基本普及、满足了体外照射放疗的需要。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手段逐渐丰富,除手术、放疗和化疗外,还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但是,手术仍然是宫颈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宫颈是可以无创伤和无痛苦暴露的器官,早发现、早手术,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温泽清介绍,”上世纪50年代,在苏应宽教授的引领下,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在全国最早开展了阴道细胞学检查,显著提升了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检出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

“这段时间内,苏教授率先开展了宫颈癌根治术。”温泽清介绍,由于涉及膀胱、输尿管、直肠,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等复杂的盆腔解剖,宫颈癌手术是属于妇科最复杂,出血、损伤风险最大的手术之一,因而当时国内的很多省级医院尚不能开展这种手术。“苏教授可以说是国内这项手术的开拓者,当年省立医院妇科收治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医院包括部队医院培养了大批进修医生。”

此后,在苏应宽教授的带领下,省立医院妇产科不断在术式和防治并发症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屡有成绩,大幅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与根治效果。

近30年来,基于自身的临床实践,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温泽清也对传统的手术方式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废弃了传统的腹膜清外扫淋巴,改为先切除子宫、再行腹膜内清扫淋巴,这样一来,病灶暴露清楚,剥离面小、损伤小。再如,后腹膜不做封闭缝合而是改为间断缝合,术中在盆腔腹膜两侧留有孔洞,以便淋巴液流入腹腔吸收。如此一来,不需要放引流管,患者就避免了腹部两侧引流管引发的不适和引流液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抵触。

微创时代的多元化发展

伴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省立医院妇科积极拥抱时代变革,广泛开展了微创手术和微创化手术,为宫颈癌及其他妇科疾病患者提供了多元、更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温泽清介绍,近年来,科室积极开展各类微创手术,如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切除术,年轻患者的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机器人腹腔镜手术等,为不同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和微创化的治疗方案。

“以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为例,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该术式创伤小、视野清楚,术后患者恢复更快。”温泽清介绍,并不是所有的患者、所有的妇科肿瘤疾病都适合采用腹腔镜手术。因此,在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同时,科室也在不断探索和优化其他微创化路径。

1993年起,温泽清开始尝试为大子宫肌瘤和多发肌瘤等不适合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开展小切口手术,并不断改进切口大小、位置等细节。2002年,其开展的“子宫良性病变经腹小切口手术方法研究”分别通过专家鉴定和科技评审,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目前,省立医院妇科除对子宫肌瘤、巨大卵巢囊肿等良性病变常规实施小切口手术外,在这一微创理念的推动下,即便如子宫颈癌、卵巢癌等需开腹进行的手术,其切口设计也较以往显著优化。

回望省立医院妇产科的发展之路,从苏应宽教授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到如今腹腔镜微创技术、低位小切口微创化手术全面开花,省立医院妇产科在一次次技术革新中搭建起攻克妇科顽疾的医学高地,守护着女性的健康与尊严。

(口述:温泽清;整理:马俊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