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惠民生 双轮驱动谱新篇——济南市人民医院2025上半年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网 2025-09-16 16:37:14

“明天要去的村子,第一书记提前一周就帮我们协调好了场地。老百姓起得早,我们得早早到。”说话的是济南市人民医院老乡服务团团长李明。这位从医40年的老专家,如今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公益服务中。

转眼间2025年过半,在这家有着80年历史的老医院里,新的成绩正在创造。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不仅攻克了包括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在内的多项疑难技术,更将优质医疗服务通过老乡服务团送到3万余人次群众家门口。一面是技术攻坚的“硬实力”,一面是惠民服务的“暖实力”,党建红与天使白交相辉映,勾勒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从“找熟人”到“送上门”,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

济南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是莱芜市人民医院,2023年7月,医院党委响应国家卫健委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推出了“老乡服务团”。以莱芜区、钢城区20个乡镇为单位,组建了16支由同籍贯医护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

服务团成员涵盖临床专家、护理骨干、行政人员,为了不耽误正常工作,他们总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下沉村居进行服务。

从最初简单的血压血糖测量,到现在配备便携式B超、心电图机等设备,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两年间,这个团队已累计开展活动150余场,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已成为医院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践行医者初心的生动实践。

服务团组织有着严格的运行机制。每次活动前,团长李明会提前与乡镇卫生院、村两委沟通确定服务点。活动当天,16-18人的团队包括8-10名医疗专家、4名护理人员、2名超声科医生,以及领队和团长早早驱车前往。

“老乡服务团”成员合影

两年的坚持,早已和老百姓们达成了默契的约定。暴雨天,老百姓们拿着小马扎打着伞在院子里等候,医护人员冒雨赶路,车轮陷进积水也不退缩;雪天义诊,大家冻得手都握不住笔,也没一人叫苦。

今年上半年,团队已经在莱芜区的各个乡镇已经义诊了32次,最高单日服务300余人次,忙到中午12点吃不上饭是常事。

“这大热天的,专家们大老远跑来给我们看病,连口水都不喝我们的,真是过意不去。”团队的付出,乡亲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送来豆浆、水果,医护人员总是婉言谢绝;面对村里的招待邀请,团队坚持自带经费解决用餐。“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在这里焕发出了新光彩。

为确保服务质量,服务团坚持派副高职称以上专家出诊。“老百姓来找我们,是信任三甲医院的水平。我们必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医院同质的服务。”李明说。

在茶叶口镇的一次义诊中,村民老王被查出心衰。服务团立即启动转诊绿色通道,帮他预约了心内科专家。“要不是专家来到家门口,我根本不知道心脏有问题。”老王说。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通过义诊活动,很多村民的慢性病得到及时发现,一些需要手术的患者也被及时转诊。医院还开展日间化疗服务,肿瘤患者稳定期的治疗可以下转至乡镇卫生院,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随着活动持续开展,老乡们提出了新需求:“能不能做CT检查?”“能不能增加癌症筛查?”为此,医院正在积极探索与设备厂商合作,争取引入移动医疗车,拓展结直肠癌筛查、骨密度检测等服务项目。

“农村地区多是留守老人,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早筛的需求很大。我们要把服务做到疾病发生的前端。”李明说道。

党建领航,把稳高质量发展“方向盘”

2025年上半年,济南市人民医院紧扣“强能力、塑流程、重协同、求实效”的目标,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持续发力。门诊接诊55.8万余人次、出院3.4万余人次、业务总收入5.75亿元。医院以守正创新的姿态,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这份沉甸甸的答卷背后,是医院党建工作的全面开花。上半年,医院不仅斩获2024年度党建考核一等次,医技第一党支部还获评市直机关“示范党支部”,医院党委品牌与感染病院区党支部品牌也双双入选“医路先锋”优秀党建品牌。

示范党支部奖牌

此外,领导班子荣获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称号;《乡情聚力吹响党员回乡报到集结号》项目被评为全省‘双报到’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党建品管圈荣获全省大赛三等奖……

一系列荣誉见证了医院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的坚实步伐。

“我院党建工作能够持续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在于‘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的落实。”医院政工科主任孙华介绍,“通过开展凝心铸魂、强基达标、党建融合、创新创优等七项行动,我们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在业务攻坚中,党建与医疗深度融合的成效尤为显著。“我们把支部建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做到技术攻关项目建在哪里,党旗就树立在哪里,技术攻关项目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医院政工科主任孙华介绍。

临时党支部成立会议

针对高难度的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医院成立临时党支部,抽调心外、麻醉等科室十余名党员专家组成攻坚团队。经过数月专项培训与模拟演练,团队快速掌握这项曾“遥不可及”的技术,已成功完成9例手术,让莱芜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救治。

这种“临时党支部+技术攻坚”模式,正成为医院破解医疗难题的长效机制。孙华介绍,后续还将组建党员先锋队,瞄准更多临床难点发力。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患者赠送锦旗

医院还推行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决策制度,设备采购、评先树优等事项必须实行科室主任和支部书记“双签字”。每年开展的“党务查房”让领导班子直插一线,现场解决党建业务融合难题。

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并非走马观花,而是带着一套成熟的‘查、听、访、评、督、改’六步法流程。通过这种‘党务会诊’,真正做到了问需于职工、问计于职工,精准施治,打通科室发展的‘气脉’。

提质增效强内涵 协同创新促发展

在党建引领与惠民服务的双轮驱动下,上半年,医院在医疗质量、人才培养与智慧建设等方面同样硕果累累。

在全省“党建品管圈”创新项目大赛上获奖

医院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学科发展。上半年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8项,其中8项成功填补区域技术空白,标志着医院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能力再上新台阶。

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35%,微创手术量同比增长22%,体现了医院外科系统向着“高、精、尖”方向的稳健迈进。重症医学科顺利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复审,检验科成功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国际认证的现场评审,学科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人才与科研是医院发展的永恒动能。医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上半年成功引进博士3名,2名博士后顺利入站,并选派多名骨干赴国内外研修、进修和专科培训。通过“育苗计划”精准培养青年人才35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备力量。

科研教学方面,医院获批省市级科研项目21项,发表SCI论文12篇;中心实验室顺利完成验收,颇具特色的肠菌制备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为临床科研提供了高端平台。

更值得一提的是,医院代表队斩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大赛团体冠军,彰显了过硬的教学实力。

智慧医院建设步伐加快,群众就医体验持续改善。互联网医院服务能级提升,上线服务达26项,线上诊疗量同比激增80%,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成为现实。

目前,医院正全力冲刺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五级评审,并统筹推进病历无纸化,数字化转型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撑。

此外,一站式服务中心创新推行“10米服务圈”服务模式,并开设“免陪护”病房21个,于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有效提升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

回首2025年上半年,济南市人民医院的这份答卷写在老乡家门口的笑脸上,写在临时党支部的手术台旁,也写在互联网医院的问诊流程中……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建院80周年的新起点上,期待医院在守护人民健康的航程中破浪前行,续写华章。(冯是越)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