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自然资源部门的主动作为,让我们项目开工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近日,山东阳春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洺聿正忙着推进建设新厂房。连日来,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的高效服务让他欣喜不已。
前期,项目推进关键期,企业遭遇“按原规划方案推进,建成后场地排水困难;重新设计方案,则会延误工期”的窘境。了解情况后,高新分局主动上门服务,积极协调多个部门,最终为企业保住了“黄金建设期”。
处一隅而观全局。在潍坊,一场由“我为民企办实事”引领的服务变革,正让民营经济如鱼得水、如舟过河。
01
民营经济的“航船”若要行稳致远,水深岸阔、航道通畅是关键。
走进高密奇冠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各生产线加速运转。而在不久之前,企业总经理唐成山还在为厂房选址而发愁。
奇冠精密是一家主要从事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智能机器人研发等的民营企业,75%的产品实现出口。随着订单增加,原先的厂房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了解到企业发展需求,服务专班主动靠上,从前期的选址,到后期各类手续的审批办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就帮我们敲定了新场地,帮着我们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企业搬迁实现投产!”唐成山笑道。
这样的服务在潍坊并不是个例。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企业项目建设堵点问题,潍坊高密市各部门主动靠前、蹲点跟踪,推出了审批、规划、建设、供电、金融等一揽子保障服务,搭建起覆盖33个市直部门和15个镇(街、区)的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高密市还梳理出开办企业、工程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48个“一件事”服务。21个省份、435个县市区、162个事项“跨省通办”,321个事项“全省通办”,青岛都市圈内46个高频事项无差别“云上通办”,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办事环节减少75%。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滨海区持续拓展“一件事”服务场景,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的多项审批事项集成为一个主体场景,创新推出“食药械”多证联办新举措。“原来要进行好几次申请和现场勘查,现在只需一次申请、一次现场勘查,就可以拿到药品经营许可证了。”山东港口医养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潍坊陆海药业分公司负责人孟凯华高兴地说道。
山东胜达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落户”昌邑后,服务企业专班主动上门,在场地平整、排污许可、消防验收等关键环节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项目实施周期提速30%以上……
一项项送上门的服务,一项项精准有力的举措,恰如奔流不息的潍水,以持续滋养的活力和托举千舟的承载力,为企业扫清前行路上的“暗礁浅滩”。
02
水上行舟,凭的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底气。
资产少、抵押物不足等客观现实,往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以“扯开步子跑步前进”。
在潍坊综合保税局,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得以精准破解。
作为一家从事线束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公司,山东望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企业迅速发展,亟需添置设备、研发产品、开拓市场,但融资困境让企业“放不开手脚”。
了解情况后,潍坊综合保税区金融辅导队主动上门,指导企业将荣誉称号、商标专利、交易数据等“无形资产”转化成“真金白银”,并帮助企业拿到了270余万元的贷款,不仅节省了大量融资成本,还推动了企业发展步伐。今年上半年,企业销售额近2000万元,同比增长10%,还成功入选山东省外贸优品库。
这是综合保税区以金融“活水”助推企业“破浪前行”的一个生动注脚。今年上半年,综合保税区金融辅导队累计帮助企业融资2.7亿元。全区企业各项贷款增幅居全市第1位。1至7月份,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额470.1亿元、同比增长10.1%,总量居全市第1位。
此外,为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成本算不清、信息不对称”问题,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在全市印发《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银行机构在办理企业贷款业务时,会同企业填写“贷款明白纸”,除贷款年利率外,将涉及的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费用全部纳入,同时标注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综合融资成本测算公式及最终结果,让企业对自己的费用“一张纸算明白”。
“明白纸让我们彻底告别‘糊涂账’,贷款决策更有底气。”昌乐某企业负责人笑道。截至目前,全市银行机构已完成对1.98万笔贷款的明示综合融资成本工作,企业贷款决策时间平均缩短3天。
企业发展一靠资金助力,二靠人才领航。在人才招引上,潍坊也有一套“独门秘籍”。
“噬菌体技术关键难题终于攻克,新产品投产后直接带来超过2000万元效益。多亏了市科技局全程帮我们对接顶尖科研团队。”谈及企业发展突破,山东中创健康科技集团董事长王孝伟对潍坊市科技局的“牵线搭桥”服务赞不绝口。
此前,企业受困于核心技术瓶颈,为进一步发展,急需招引人才。但想引才却“摸不到门路”,想合作又“跨不过壁垒”。了解情况后,潍坊市科技局以全链条服务打破优质人才资源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信息鸿沟”,成功帮助企业破解了引才难题。
不仅如此,市科技局还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通过发布科研成果汇编、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体系等举措,为更多民企解决“引才用才”难题,让“创新无忧”成为潍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签。
服务送上门、资金送到账、人才送进“家”,潍坊,正以源源不断的活水,为民营企业打造“如鱼得水”的发展生态。
看!潍水奔涌,潮平岸阔,“企”航正当时!(马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