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引擎”如何领跑增长?
中国网 2025-09-11 16:29:21

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进程中,经济数据宛如跳动的音符,奏响着前行的乐章。

9月4日,济南市统计局公布1-7月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各区县展现出各自发展特色与活力。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济南高新区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上位居全市前列,为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工业引擎,强力驱动

工业是经济的主体和核心增长动力。今年1-7月,济南规模以上工业表现亮眼,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2122.9亿元,同比增长60.8%,在全市遥遥领先。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持续聚焦主导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面对新业态、新领域、新模式的准入需求,济南高新区持续完善“1+N+X”产业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政策。主动开放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应用场景,支持工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发展。持续完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工作推进体系,提升“园区通”平台功能,做优做实服务专员制度和企业诉求办理机制,营造一流工业发展环境。

高新区弗迪电池项目实现连续稳定满产运行,新引进的产业链配套项目汇川变频器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小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高新区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在规模体量居全市首位基础上持续实现高增长。

创新引领,动能转换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济南高新区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以建设区域性科创高地为目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加快各类科研项目落地转化,力争2025年新认定市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不少于15家。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高新区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坚行动,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组织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如首款碳化硅中束流离子注入机,填补全省芯片制造装备领域空白。

高新区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布局3家概念验证中心,强化早期技术的可行性评估与原型开发。

服务业主导,结构优化

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1-7月,济南高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76.2亿元,位列榜首。

高新区在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上,围绕其作为主阵地的11条产业链,实行“一链一策”精准发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高新区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年营收破1500亿元,浪潮系服务器出货量全球第二、中国第一。智能装备领域,新能源装备产业形成“五能两新”体系,产业规模占全市四成以上。生物医药领域聚集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华熙生物、福瑞达、冠龙等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保持全国开发区前十位。

此外,高新区综合布局未来产业,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多点开花,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全市60%以上,细胞与基因产业形成头部引领格局。

企业培育,梯队完善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培育优质企业队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济南高新区一体化推进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生命周期培育。

高新区构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与“初创企业—瞪羚—独角兽”等多路径优质企业培育体系。

目前,高新区累计培育6家独角兽企业、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0家瞪羚企业、11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2500家、3000家,形成了“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发展生态。

同时,量子通信、电磁驱动、基因编辑等取得国际领先成果,荣获一批国家及省级科技奖项。

财政稳健,支撑有力

财政数据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高新区累计同比呈上升趋势,增长6%。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025年,济南高新区民生保障类项目占比突出,教育、医疗、市政工程等民生项目多达17个。

教育资源再扩容。2025年,高新区实验中学扩建(三期)、海川中学旅游路校区改扩建、工业南路北小学项目等6个教育项目持续推进,助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以卓越的教育发展成果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医疗机构再升级。从济南高新东区医院终结高新区没有区级医院的历史开始,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东院区先后落地济南高新区。2025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址、济南市儿童医院新院区、济南高新东区医院(二期)等4个优质医疗项目落地开花,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市政设施再优化。2025年,济南热力集团高新能源站项目、智慧停车场、春博路南延、彩虹湖综合整治等市政工程出现在市重点项目名单上。此外,高新区还将以高新东区为建设重点,陆续实施一批道路、生态景观、住宅、水电气暖、文体设施等民生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经济指标不仅是一串串数字的简单罗列,更是观察区域经济活力、发展动能和未来趋势的重要窗口。逐高向新、阔步前行的高新区,正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争先进位、写就不凡。(来源:济南宣传)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