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e法润心 | 看济南如何用党建引领网络法治新风尚
中国网 2025-09-09 16:46:36

泉城济南,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正以创新的姿态拥抱网络数字时代。当互联网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济南巧妙地将红色基因注入网络空间,用法治力量勾勒出清朗有序的数字世界。

走进济南的社区街道,你会发现网络法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化作了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服务。

党员志愿者们手把手教老年人识别网络诈骗;社区网格员用济南话向“老师儿”们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就连小朋友都能说出几句“上网要守法”的顺口溜。

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方式,让法治精神真正在基层生了根发了芽。济南市委网信办的同志们有个形象的比喻:“党建就是网络法治建设的导航系统,确保方向不偏;法治则是保驾护航的稳定器,让航行更加平稳。”

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济南打造了多个创新平台。

2023年,济南创新成立“网络谣言治理联合党支部”,由网信办牵头,整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及主流媒体的党员业务骨干。该功能性党支部针对本地传播的谣言,快速研判、精准辟谣,并发布《网络谣言溯源与打击工作报告》图解,公开展示治理流程与成果。

在便民服务方面,济南的“在泉城·全办成”改革可谓亮点纷呈。今年6月,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引领,推动“在泉城·全办成”改革迭代升级。

他们会同多个部门统筹推动国家和省、市“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办理时间、环节数量、申请材料大幅压减。

同时,济南也在不断优化“智惠导服”系统、一体化政务自助终端,深化济南都市圈跨域通办,力求为企业群众提供更精准、便利的服务。这种便捷服务的背后,是济南对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持续探索。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济南的普法创新。

谁说法律知识一定要正襟危坐地学?济南司法局的“泉晓法”表情包就让普法变得有趣起来。一个个可爱的动漫形象,配上日常用语和法治内容,大家在互联网上聊天斗图时就把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地记在了心里。

2025年,济南多个党支部则围绕“规范网络行为,争做护网先锋”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观看《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专题教育片、原创动漫等内容,并签订了《党员网络行为承诺书》。

更值得关注的是,济南市委网信办聚焦新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重要法规,推出了系列漫画和短视频。通过主人公的日常故事,生动演绎“网络防沉迷”、“拒绝网络欺凌”等主题,被全市百余所中小学作为网络安全教材。

在化解网络纠纷方面,济南也有自己的妙招。

“山东解纷码”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矛盾,综治中心的“一站式”调解处让多个部门坐在一起为群众解难题。这种“会诊式”调解,既提高了效率,又让群众少跑了腿。

“AI社工”是济南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数据大模型打造的24小时在线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它能快速回应居民疑问,感知社情民意,甚至还能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能力,一键生成宣传视频,成为连接社区与群众的情感纽带。

如今的济南,网络空间治理不再是政府一家的“独角戏”,而是变成了各方参与的“大合唱”。互联网企业主动承担责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广大网民自觉守法……这种多元共治的模式,让济南的网络生态越来越健康。

走在济南的大街小巷,你能感受到这座古城与互联网时代的和谐共融。老人们熟练地使用手机上网看新闻,年轻人热衷于参与网络普法活动,孩子们则在趣味盎然中学到了网络安全知识。这种浓厚的氛围,正是济南网络法治建设最生动的注脚。

济南的网络法治故事告诉我们,网络空间治理既要有坚如磐石的法治保障,也要有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当红色基因融入数字血脉,当法治精神照进网络空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创新实践,更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网络空间治理样板。

未来已来,济南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着网络法治建设的新篇章。这份答卷,既有着党建红的鲜明底色,也闪烁着法治蓝的智慧光芒,更洋溢着为民服务的温暖情怀。这样的济南,值得期待!(冯是越)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