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高新 | 健康守护,温暖相伴 济南高新区织密城乡医疗保障网
中国网 2025-09-09 11:13:49

秋日的济南高新区,健康正成为一抹温暖底色。

清晨,社区诊所刚开门,居民李女士就带着孩子前来接种疫苗。“再不用跑远路,楼下就能打,还能约到省立医院的专家号,太方便了!”她笑着说。

这样的便利,源于高新区今年持续推进的卫生健康服务升级。从三甲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到“最后一公里”的村卫生室改造,一张立体多元、便捷可及的健康保障网,正在这里越织越密。

家门口挂上“三甲号”,优质医疗资源加速落地

今年以来,高新区医疗设施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宣武医院济南医院、市儿童医院新院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高新东区医院二期完成立项;省眼科医院高新院区也已进入论证阶段,东区、北区医疗资源持续扩容。

更让人欣喜的是,通过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高新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三甲服务正成为现实。

2024年10月,高新区与济南市中心医院签署了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合作协议,旨在构建“科学有序、系统连续、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协议签署以来,通过与市中心医院的深度协作,整合数据资源,目前高新区已完成1.1万人次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

“突然胸口疼,疼得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家住高新区中心区的王大爷在突发急性心梗后,社区医生将心电图迅速上传至“中心医院胸痛群”,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即刻线上确诊为“急性下壁”。后王大爷经绿色通道快速转诊,从入院到血管开通仅用75分钟,因抢救及时,心肌损伤降至最低。

今年4月,济南高新东区医院又与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签约医联体,通过专科共建、人才培育、远程会诊等多元化协作模式,切实解决了辖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精准转诊”的目标。

“现在就医幸福感真是提高了!遇到疑难杂症,社区医生就能即刻帮我联系大医院的名医,这让我们老年人感觉很安心。”在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来复诊的张培花大娘说。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持续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村卫生室也进行了“智慧升级”。

高新区构建起了以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家服务站为核心、79家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公卫服务网络。所有村卫生室均接入医疗专网并纳入医保定点,“心电一张网”让村民在家就能获得上级诊断。

目前,32家村卫生室改造任务已完成17家,其余预计三季度全面竣工。“房屋公有化、设备智能化、管理标准化”正从蓝图变为现实。AI辅助诊断、智慧随访设备也陆续投用,基层诊疗更加精准高效。

创新融合双翼守护,“一老一小”暖心服务

上半年,高新区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疾控相结合,打造既接地气又有品质的健康服务。同时,精准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全力构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链,托起“朝夕”的美好。

中医药服务深入社区,惠及众多居民。据了解,“中医养生技术进万家”培训已覆盖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扁鹊夏令养生服务季”服务也超2000人次。

其中,八段锦公益培训广受欢迎。“我这老慢支,做了三伏贴之后,今年秋天确实轻松多了!”在巨野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参加八段锦培训的李大爷笑着说。传统医学在高新区焕发出了现代活力。

疾控网络同步优化,接种团队走进企业提供“零距离”疫苗服务,社区接种门诊持续投用,“城区20分钟、农村30分钟接种圈”基本形成。

在托育服务领域,高新区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把孩子送到普惠托育班后,我就能安心工作了,压力小了很多。”家住雅居园的二孩妈妈刘女士说。

目前,济南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主体装修已竣工,即将打造辐射全国的“公建民营”样板;全区建成11家多元托育机构、提供648个普惠托位,有效缓解了“带娃难”。

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高新区发放各类育儿补贴、计生奖励超2300万元,二孩、三孩家庭补贴申报便捷高效,切实减轻了家庭养育负担。

此外,高新区还计划在今年创建市级“五星级”托育机构,并培育不少于10处示范型养老服务站点,构建从幼儿照护到老年健康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幼有善育、老有颐养”。

健康,是民生之基,也是幸福之源。在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上,更优质、更便捷、更温暖的医疗卫生服务,正成为可观、可感、可及的民生现实。

接下来,济南高新区将继续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加快医疗设施建设、深化医联体协作、完善基层服务网络,持续推动“健康高新”建设迈向新台阶。(冯是越)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