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波专门致电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肝移植科主任刘军,对科室选派临床专家赴当地开展学科孵化工作,传技术、育人才,表示高度认可和赞扬。
2023年9月9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正式揭牌,山东省立医院携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力提升云贵川渝结合部区域整体诊疗水平及疑难危重症处置能力。
2024年12月起,省立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肝移植科选派副主任医师徐延田远赴泸州,开启了学科孵化工作。在此期间,徐延田与当地医院开展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肝胆胰外科领域相关技术和经验,尤其是高难度腹腔镜微创手术方面,双方合作共建,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造福患者。
技术西行,高难微创手术锦上添花
“真没想到,5个小切口就把我的病治好了。”下了手术台,清醒过来的张先生兴奋不已。
今年5月份,44岁的张先生因罹患胰头肿瘤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充分诊断后,徐延田为他实施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切除胆囊、肝外胆管、胰头、十二指肠以及部分胃和空肠,再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重建消化道。”徐延田介绍,传统开腹手术,需要在患者腹部打开一个20多厘米长的开放式刀口,手术创伤大,术中,患者整个腹腔暴露在外,无疑增大了感染风险。“腹腔镜手术只需要5个0.5到1厘米左右的小切口,手术创伤小,避免了腹腔暴露,减少了感染风险,但手术难度也进一步增大。”
徐延田(中)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手术难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剖位置十分关键,二是吻合重建相当复杂。“一方面,手术位置位于腹腔深部、操作空间受限、腹腔内组织多等因素,容易干扰切除过程,而且十二指肠壶腹部周围有很多重要血管,切除是沿血管进行,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血管一旦损伤,很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对于肿瘤累及主干血管者,更是难上加难。”徐延田说,另一方面,切除肿瘤组织后,需要重建消化道,“尤其是胰肠吻合,被称为‘天下第一吻’。尽管有几十种胰肠吻合方式,但由于个体差异,每一种都有漏的可能。一旦形成胰瘘,容易造成难以控制的腹腔感染、出血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也正因如此,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被称为“肝胆外科最后的堡垒”“外科界的珠穆朗玛峰”。
2017年起,省立医院肝胆外二科、肝移植科便开始实施完全腹腔镜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历经多年锤炼,团队在复杂解剖分离、精准血管处理、精细腔镜下吻合等核心技术上积累了深厚经验,围手术期管理流程也日臻完善,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
“比如,科主任刘军创新性提出的腹腔镜‘一针式降落伞胆肠吻合’,对于细小的胆管,也可以达到精准的吻合,避免撕裂。针对胰腺组织的个体差异,优化胰肠吻合方法,显著降低了胰瘘的发生率;万一发生胰瘘,我们也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徐延田介绍,针对术后出现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的患者,创新性应用“腹腔引流管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法”,达到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有效保障了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借此次学科孵化之机,徐延田将团队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应对复杂情况的丰富经验带到了泸州。自2024年12月份以来,与当地医院积极合作,已用“小切口”为10余例恶性肿瘤患者解决了“大问题”。
同时,徐延田联合当地医院共同开展了腹腔镜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等高难度腹腔镜微创手术,并通过组织研讨、手术带教等形式着力于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了西南地区肝胆外科应对复杂疾病微创诊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切实惠及了患者。
细节优化,聚焦临床探寻破题新方
技术的落地生根,不仅体现在手术数量的增长,更在于诊疗流程的精细打磨与临床难题的持续攻关。
比如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中,遇到肿瘤邻近大血管的复杂情况时,徐延田参考省立医院肝胆外二科、肝移植科的操作规范、手术细则及实践经验,指导手术团队规划切除路径、控制术中血流,协同团队精准完成肿瘤切除与血管保护。
再如面对术后患者出现胰瘘的情况,在共同制定引流方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后,徐延田会和手术团队一起沟通交流,分析胰瘘发生的可能原因,并讲解术后并发症观察与处理的关键要点。
徐延田(右一)与当地医生共同查房
“每一位患者都不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治好病,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添一把柴。”徐延田说道。
与此同时,“术中,清扫血管周围淋巴结时,怎样操作更安全”“脾切除术时,如何进行胰尾的分离、脾门血管的保护,避免胰尾损伤及出血”“术后,引流管放置在什么位置效果更好”……针对这些关乎手术安全性与患者康复质量的细节,徐延田也十分注重优化调整。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是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是西南地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临床科室,具有高水平的临床技术和科研水平。在省立医院肝胆外二科、肝移植科的大力支持下,徐延田积极与该院肝胆外科搭建科研协作平台,并开展动物实验、对照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支撑。“想寻找更多更优解,造福更多患者。”徐延田说。
在徐延田为泸州当地医院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省立医院骨外科、内分泌科、胸外科等学科的专家也扎根于此,通过输送技术、培养人才、协同发展,让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惠及云贵川渝结合部的广大患者,推动实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目标。(马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