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托得住管得好 山东花样“带娃”乐趣无穷
中国网 2025-08-21 11:43:51

在山东滨州惠民县胡集暑期公益课堂,孩子们学习西河大鼓

山东日照东港区日照街道利群社区开设暑期手工制作课程

山东东营广饶“假日爱心学校”开设无人机课程

清晨,山东济宁任城区张山小学门口很是热闹。孩子们在志愿者和暑托班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进入校园。早上9点整,包括张山小学在内的全区9个街镇15个“七彩暑托班”准时开课。

暑假期间孩子看护一直是困扰双职工家庭的难题。“家里老人管不住,社会上开办的培训班又很贵,这里是免费公益项目,不光辅导功课,还有很多特色课程,志愿者用心,孩子开心,老人放心,我们上班也踏实!”学生家长们纷纷点赞。

政府行动、社会力量及家庭协作等多维度举措同步推进,除了学校和公共文化场所集中托管,还有社区里办的托管班,写字楼里开设的“暑假学堂”……由“单纯看护”有效进阶到“托育结合”,山东正在积极解锁。

课程丰富 孩子兴趣盎然

“春风寒,春风寒,寒着寒着就变成了暖;秋月弯,秋月弯,弯着弯着就变成了圆。”上午9点多,在山东滨州惠民县胡集暑期公益课堂,身着戏服的孩子们站成一排,左手持两片铜板,右手以鼓键子敲击西河大鼓,曲艺老师在一旁轻拨三弦伴奏。

“依托胡集书会这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中国曲艺‘活化石’,我们在暑期课堂开设传统曲艺课程,打造‘文化传承+素质拓展+文明实践’的特色课堂矩阵,除了传统曲艺,孩子们还可以深度学习体验中医科普、花样剪纸、面塑非遗手工等课程。”惠民县胡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滨州惠民县胡集镇结合自身特色推出暑期公益课堂,日照东港区石臼街道则创新推出暑期托管服务“点单”模式,通过“线上公告+线下宣传”双渠道招募,让孩子们自主“点选”心仪课程走进“小草学堂”,以“点单送课”模式精准配送托管课程。

“以前‘小草学堂’都是我们上门送教,现在是邀请小朋友们到队参观。学堂开设‘点单式’托管课程,创新性地把安全课‘搬进’了‘火焰蓝’的营地。”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政府专职消防文员简静说。在训练场上,消防员正为孩子们讲解消防知识、执勤车辆及各类装备器材,并手把手指导他们亲身体验穿戴防护装备。

今年,日照“小草课堂”托管课程扩展至红色党史、非遗传承体验和安全自护实训课等,服务站点增至66处,“30分钟服务圈”让孩子们享受到“家门口的暑期时光”。

威海市与法院对接,开展“巡航护‘心’我是‘小法官’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角色扮演+实景教学”提升青少年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青岛市即墨区联合即墨融媒共同打造《你好,童年》栏目,孩子们化身“非遗小探员”,通过童真视角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稚嫩的声音讲述传统文化故事;

淄博市临淄区开展“齐国儿女多壮志”主题宣讲,沂源县推出“指尖上的智慧”钩编课、张店区开设剪纸小课堂、淄川区开展木版画教学……

从民声“点单”到托管“接单”,从让孩子们开心上托管到“托有所获”,随着各地积极探索的不断深入,山东暑期托管服务逐渐从“单纯看管”向“全面育人”转变。

服务升级 兼顾看护与育人

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让暑期托管服务不再仅仅是“看娃”。抛开基础的作业辅导和游戏活动,公益暑期托管班如何真正实现“托得住、管得好”?

走进东营广饶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假日爱心学校”,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盯着黑板上的无人机编程,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学生团队协作完成飞行指令设计,无人机竞技表演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逐梦科学的种子。

无人机操控、机器人操作等科技实践课程与太极、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有机结合,“我今天上了手工课,学到了怎么叠七彩宝莲,还能练习毛笔字,我觉得收获了很多知识,很有意义。”学生王皓哲说。

突破传统暑托班主要提供满足家长看护需求“托底”服务的模式,山东的暑期托管课程强调融合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打造分层分类的“个性化+成长型”课程矩阵,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青岛市即墨区开设“墨城心语公益心理课堂”、“《阳光心语》学生心理健康栏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

枣庄市妇联组织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牵手护航伴成长”枣庄市暨山亭区2025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烟台市开展以“解锁心灵成长的密码”主题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暑期心理健康金都微讲堂活动——绘画绘心;

德州市聚焦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问题,组织“为青春护航让法律伴你成长”专题法治教育讲座。

早上8点,外卖骑手王宗龙将两个孩子送到淄博淄川区塔寺巷社区的公益暑期托管班,“以前要么把孩子送老家,要么带在站点,很不方便。现在孩子能在这学习、做手工,我们能安心工作了。”这是淄博市专门为外卖员、快递员子女开设社区公益托管班,免费提供科技实验、手工课程,解决超80%新就业家庭看护难题,托管服务精准覆盖。

对此,淄博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志勇表示:“全市5.1万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子女假期‘看护难’突出。我们希望通过托管解决他们的难题,让公共服务惠及更多人。”

为了更好匹配双职工下班时间,潍坊寿光托管班更是将服务时间延时至17:30,“晚托学堂”巧妙化解职工下班接娃“时间差”。

政企校社联动下,家长最看重的托管班安全保障和专业性服务持续升级。全省各地建立的“便民服务圈”将进一步打破暑托班季节性强的瓶颈,变“暑期”为“日常”,最大化利用场所设施,提升资源使用效率。(陈鸣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