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大学功能区菁英五班学员深入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考察学习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度交流,学员们亲身体验了马郢村独特的振兴之路,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精髓在于因地制宜的创新实践,而非模式复制。
考察过程中,学员们首先来到游客服务中心,全面了解马郢村发展历程及其创新性的“马郢计划”公益模式。随后,大家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稻虾共养基地与草莓大棚,在农耕体验中感受生态农业的魅力;深入草木染、陶艺等非遗手作工坊,触摸传统技艺的现代活力;探访信用爱心银行与汇聚全县特色农产品的手伴小卖部,体验特色民宿,并与社区书记就村庄发展的核心经验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此次调研为学员们解锁了马郢振兴的四大核心密码:一是精准定位切口。马郢立足自身,以公益助学破局,吸引多元社会力量注入村庄活力;活化废弃校舍打造乡村书院,厚植文化根基;依托良好生态,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奠定绿色发展之路。二是轻资产巧运营。坚持“够用就好”,将旧校舍、老农房改造为创客空间、民宿与工坊。三是社群共建共治。创新构建村民、创客、志愿者、游客共建共治的“马郢共同体”。通过“时间银行”量化贡献并链接权益,依托线上线下平台高频互动,形成开放包容的振兴合力。四是产业融合造血。成功构建“农业+教育+旅游+文创”融合产业体系,精心设计“稻田课堂”“陶艺工坊”等活动实现场景转化与价值提升,并以统一品牌形象和“保底+分成”机制保障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学员们深受启发,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绝非千村一面的模板工程,其生命力恰恰蕴藏在对本土基因的深度挖掘与创新激活之中。马郢经验为探索各具特色的振兴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其因地制宜、多方共建、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未来菁英五班学员投身乡村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本。(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