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校园文化建设专门委员会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全国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活动在潍坊启动。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校园文化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朱爱胜出席并讲话,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40余所职业院校近百名代表参会。
朱爱胜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本次活动以“守护·传承·创新:以‘两个结合’引领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职教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文化建设面临的系统性不足、特色不显、技术赋能薄弱等问题,他提出五项行动路径:强化价值引领,深挖工匠精神时代内涵;打造“一校一品”,深专业与地域特色基因;创新数智载体,建设智慧文化云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文化共育机制;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建设行稳致远。
作为东道主,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郑德前在致辞中分享了文化创新经验。该校在传承“经天纬地追求卓越”传统基础上,立足智能制造特色,凝练出“精益求精敢为善为”的“精·为”文化理念,并将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工匠精神”系列金课,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获评山东省首批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依托国家级服装服饰实训基地、省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平台,实现技术传承与文化浸润同频共振。学校连续三年蝉联山东省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与办学质量“双第一”。
12所院校亮出文化品牌建设“特色牌”。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院校代表现场交流经验。案例显示:无锡职业技术大学等8校通过视频展播呈现文化可视化成果;各校普遍注重融合地域风貌与行业特质,如温州财税会计学校将商科文化融入职业素养培育;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探索校企文化共育长效机制,推动学生向“职业人”顺畅转变。
曲阜师范大学王曰美教授在《弘扬君子人格赋能校园文化》报告中提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需坚持“三个统一”:传承与创新、育人与育才、共建与共享。她建议各校立足特色精准定位,打造差异化文化品牌。
活动期间,代表们实地考察了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校史馆、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及潍坊市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沉浸式感受齐鲁文化与现代职教的融合创新。本次交流通过专家报告、案例分享、文化考察等形式,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思路,助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李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