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河有回声,岁月见真章。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山东各地深化理解持续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拓展“两山”转化通道,从生态治理的攻坚克难到绿色产业的创新发展,“两山”理念的智慧正在齐鲁大地生产实践中熠熠生辉。站在“两山论”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上,看“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山水间的幸福画卷,如今正在变成现实。
发展绿色市场即创造财富。今年以来,济南市商河县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金融创新,抓好“3+2”产业链和商河县“458”产业体系有机融合进行项目谋划储备,特色产业聚链成群——
高端生物医药化工产业目前已落地红日药业、恒瑞医药、力诺药包、科源制药等优质项目,已形成化学合成原料药及中间体、颗粒制剂、药用包材等细分行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落地广日股份、马世基汽车线束等龙头企业,配套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初步形成加工设备、系统自动化集成、表面处理等产业链发展格局。
这是一次推动产业结构重构的积极探索。一方面是传统农业大县的产业基因觉醒,另一方面,商河新质生产力的激活以新兴低碳产业集群崛起和技术创新驱动资源循环为抓手,叠加政产学研融合,“精准招商+绿色基建+低碳服务”的创新“势能”正向经济“动能”持续转化。
得知全球药用玻璃巨头意向北上,6人招商组连夜飞赴上海。
当竞争对手还在准备PPT时,商河团队已带着定制化方案叩门:为力诺药包预留的甲类厂房、职业院校特设的玻璃工艺班、毗邻科源制药的原料直供通道。
签约仪式上,企业负责人惊叹道:“你们比我们自己更懂产业链!”
在商河经济开发区作战室,墙上的“生物医药招商热力图”跳动着红点:商河县高端医药化工产业要依托省级化工产业园与齐鲁国际生命科学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协同互补、错位发展。
为吸引信诺维医药等多家创新药企提前签约,在企业提出“层高10米、载重3吨”的个性化需求时,商河经济开发区内的生物医药“园中园”——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连夜修改图纸。借助已建成的联合实验平台,入驻企业可共享价值1.2亿元的CNAS检测设备,研发成本可降低70%。
重构产业格局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的服务效能改革推动“商河速度”强力升级。
商河县103个“一件事”事项实现“一次办”,压缩审批中间环节60%以上;“全域可视化调度、流程透明化推进、责任明晰化落实”的项目管理体系:明确各个环节、时间节点与责任人,按阶段环节掐表推进,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计划进程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商河县把项目推进成效纳入干部内部绩效考核,对进度滞后项目“亮红灯”预警督办,以“清单定责、挂图督战”压实进度倒逼项目建设加速突破,形成“签约即冲刺、拿地即开工”的强劲态势。
在这样的过程管理下,今年上半年,商河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其中,作为商河县项目建设主阵地,商河经济开发区今年以来累计开工项目17个,项目开工率同比提升15%,年底前将有10余家企业具备试生产条件。
当招商新范式与政策突破点互为促进,生态资源参与市场流通,进一步破解资源碎片化与多头管理的同时,商河县的产业升级核心有了内生动力——因地制宜,绿富共兴,以“资源—资产—资本”的有效转化,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陈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