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通过一组漫画,一起了解。
01)何为民法典?民法典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编纂,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02)66年磨一剑。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经过1954年以来5次立法,66年才正式审议,来之不易。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学好用好,要用法约束自己、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03)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04)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05)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和制止性骚扰。
06)订立合同并登记居住权,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居住权。
07)离婚登记申请30天内,任何一方都有权撤回离婚申请。
08)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动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09)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10)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致损害,饲养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1)居住权无偿设立,自登记时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住宅不得出租,居住权期间届满或者居住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
12)打印遗嘱、录像遗嘱被确认为有效的遗嘱形式。遗产范围扩大,生前个人合法财产都是遗产,包括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
(编绘:吴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