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地、用好技、畅好链,潍坊的粮仓满了!
中国网 2025-08-11 14:32:17

2024年,潍坊粮食总产量达90.34亿斤,连续4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蔬菜总产量达1418万吨,稳居全省第1;肉蛋奶总产量达209万吨,连续多年居全省第1。

2025年,潍坊夏粮总产量43.89亿斤,同比增加0.39亿斤、增长0.90%;单产、总产增幅分别高于全省0.16和0.1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作为农业大市,潍坊以坚实的土地根基、领先的科技赋能、高效的产业链条,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筑牢了“齐鲁粮仓”,也拎稳了“菜篮子”、端牢了“肉案子”、丰富了“果盘子”,绘就了一幅仓廪实、产业兴的现代农业好风光!

藏粮于地:

建良田育沃土,夯实粮食安全“地”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如何夯实粮食安全“地”基?潍坊的答案是: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盐碱地上开拓新的“产粮空间”。

在寿光,2000余名田长“长”在田间地头,查看庄稼的长势、阻止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在田长们的努力下,潍坊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省耕地保护激励县。

田长,不止在寿光。近年来,潍坊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田长制”,全市近万名田长分级管理,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田长制”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实现“每块农田都有人管”。

同时,建立卫片执法、动态监督、空间规划“一张图”等监管平台,坚决清理整治“大棚房”、乱占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流出等问题,持续开展耕地用途管制、撂荒耕地开发利用等专项督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工程。潍坊市持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管用一体化长效机制,创新“第三方管护+商业保险”市场化运营管护模式,破解“谁来投”“谁来建”“谁来管”等一系列问题,确保高标准农田“有人管、有人修”,推动高标准农田实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高水平管理、高效率利用”。放眼望去,627万亩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升级版”良田,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希望田”。

“良田粮用”,同时也要向盐碱地要“丰收”。作为滨海盐碱地的代表城市之一,潍坊共有滨海盐碱地226万亩。近年来,这些盐碱地通过综合治理,焕发生机,变成了粮仓、牧场、花园。比如,寿光市营里镇的盐碱地化身万亩蔬菜园、昌邑龙池镇东利渔村的盐碱地上朵朵油葵花盛开、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则飘出了药材香……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保障粮食安全拓展了宝贵的资源维度。

藏粮于技: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生产,潍坊“技”高一筹

“藏粮于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战略。近年来,潍坊积极作为,趟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粮食安全、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路径。

“潍坊农机”驰骋华夏沃野。高端智能农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之重器”。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集群,潍坊农机产业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日前,在雷沃智慧农业智能拖拉机制造基地,国内农机行业首家“绿色智慧工厂”正式宣告投产,每4分钟便有一台高端智能拖拉机下线。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潍坊造”农机装备驰骋沃野,耕、种、管、收也大踏步走上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道路。

“智慧农业”点亮田间地头。在寿光的智能玻璃温室内,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光、水、气、肥;在昌邑的“吨半粮”示范田里,无人机巡田、精准变量施肥灌溉成为常态……时下,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沉浸式”融入潍坊农业生产过程,让“靠天吃饭”加速转变为“知天而作”。

“芯”动力,种业创新破瓶颈。粮食安全的根基在种子。潍坊依托国家农综区平台,聚力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联合顶尖科研机构,诞生了像“潍麦12”这样亩产突破800公斤的抗逆高产小麦良种,以及占据全国市场七成的耐储运西瓜“鲁厚甜1号”。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育种周期大幅缩短,为田野装上更多优质高产的“中国芯”。

“种业芯片”注入高产动力。粮食安全,种业为先。种业振兴,潍坊有雄厚的基础:全市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持证企业达到352家,全国地市级第一;持证育苗企业达到160家,年育苗能力30亿株,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蔬菜种苗生产基地;全市累计取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378个,数量全省第一。伴随着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大幅缩短育种周期,为广袤田野源源不断注入优质高产的“芯”动力。

藏粮于链:

全产业链协同,“潍坊农品”享誉全国

一粒小麦可以变成高端面粉、营养挂面、生物发酵产品;一头生猪可以分割为数百种精深加工食品。潍坊的“现代粮仓”,不仅储备着优质原粮,更孕育出高附加值的产业长链。

比如,寿光的蔬菜产业,从分子育种实验室到智能温室标准化生产,从冷链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到精深加工延伸价值链、品牌建设提升溢价能力,已然构建起从“一粒种子”到“一桌佳肴”的完整闭环。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让寿光的“菜园子”稳稳托起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在诸城,得利斯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则打通了从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到冷链配送、终端销售的全流程。同时,通过引进丹麦屠宰分割线、德国低温加工设备,将猪肉分割精度提升至毫米级,开发出低温肉制品、生物活性肽等高附加值产品,让“肉满仓”真正实现“质价齐升”。

当一个个龙头企业串起全产业链,潍坊便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作为主攻方向,以链式思维发展优势产业,持续壮大诸城外贸、得利斯等百亿级企业,引进落地伊利、正大等行业龙头。同时,以蔬菜、畜禽、花卉、玉米、农机5个千亿级和果品、种业等10个百亿级产业以及昌乐“火山农八鲜”、临朐大樱桃等N个县域富民全产业链为主体,打造“一业成一链、一链富一方”。

有了好产品,更要有好品牌。依托全产业链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潍坊聚力打造“潍坊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矩阵。通过建立“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全流程质量追溯平台,以及“品牌+电商+体验”新零售模式,“寿光蔬菜”“潍县萝卜”“昌乐西瓜”“诸城味道”等一批特色鲜明、品质过硬、市场认可的区域品牌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潍坊开通“鲁贸农品”跨境电商平台,与亚马逊等共建12个海外仓;在RCEP框架下,与日本泉佐野市共建“中日蔬菜数字贸易走廊”,实现寿光蔬菜72小时直达大阪中央市场,“潍坊农品”全球IP矩阵加速形成。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基。在这片孕育了农耕文明的土地上,潍坊正饱蘸笔墨,书写着端稳中国饭碗、富裕亿万农民的时代答卷,绘就仓廪实、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图景!(马俊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