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济南起步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人民城市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党建引领、多位一体、三治融合、数字赋能、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凝心聚力建设美好幸福“未来之城”。
干部下沉织密服务网络
面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治理挑战,孙耿街道创新推出“干部下沉”机制,打破了传统治理模式下街道干部“坐等上门”的被动局面,要求干部把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
街道制定了下沉工作细则,明确了职责清单,选派街道、管区干部覆盖式下沉入驻87个基础网格。同时,构建起“1+1+4+N”的网格服务体系,即一个专职网格员、一个村居法律顾问、四个法律明白人或法治带头人,以及N名兼职网格员,统筹推进网格工作。
“干部下沉后,我们能够更直接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及时解决问题。”孙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驻村干部在网格设立“流动办公室”,现场受理群众诉求,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村情民意,把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制定成问题清单,建立台账逐项销号。截至目前,已进行党员谈话353人,走访群众1153户,摸排问题167个,目前已解决89个。
驻村干部结合网格员日常排查工作,针对隐患苗头开展“敲门行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我们依托近三年热线数据,梳理高频问题,提前介入化解,将群众诉求解决端口前移。”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协同部门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管区吹哨,部门报道’闭环处理,汇聚解纷合力,推进‘未诉先办’,将‘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
同时,孙耿街道推进“民警入格”,加强巡逻防控,推动群防群治。目前,警情量同比下降5%,发案量下降8%,网上信访件同比下降50%。孙耿街道孙耿管区管辖的10个村,连续三个周没有出现一个热线件。
通过常驻网格、直面群众诉求,干部在调解纠纷、政策宣讲、民生服务中积累实战经验;通过制度化派驻、零距离服务、源头化治理、实战化练兵,实现了“问题在网格发现、服务在网格提供、矛盾在网格化解”。
“共享法庭”健全矛盾化解机制
为破解项目建设和拆迁安置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治理新课题,大桥街道创新打造“共享法庭”,健全矛盾化解机制,为居民提供“一对一”“家门口”“指尖上”的司法服务,让法治力量贯穿新城建设全过程。
2024年4月,起步区社会治理部主动协调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法院,在大桥街道设立了两处“共享法庭”,这标志着全省首个“共享法庭”的正式落地。通过“一张长桌、几张座椅、一块屏幕及视频连线设备”的简约模式,“共享法庭”实现了司法服务的便捷高效。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指尖司法服务80余次。
“共享法庭”构建了“公证+调解+司法确认”的全链条解纷机制。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公证处发挥了非诉预防的优势,为1200余户回迁居民办理了安置房析产确权公证,从源头上消除了家事纠纷。同时,法官主导调解,高效化解了81件征地拆迁领域的矛盾纠纷,并进行了司法确认,调解成功率高达98%。“以前打官司得往法院跑好几趟,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真是方便多了!”家住大桥街道的居民张先生感慨地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法治队伍的服务能力,“共享法庭”设立了法官工作室,由资深法官轮流值班,开展以案释法、庭审直播、案例分析等活动。“我们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提升了村干部和基层调解组织的法治素养。”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专业培训指导50余次,有效提升了基层法治队伍的服务能力。
“小崔帮办”优化多元共治
在崔寨街道高新产业集聚区,一个的治理品牌——“小崔帮办”,正在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崔寨街道针对回迁安置社区多、群众诉求集中的特点,以“帮办在先、服务在前”为核心理念,创新打造了“小崔帮办”服务品牌,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1156”帮办服务体系是依托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打造1个服务阵地,专设1个热线电话,统筹协调建管、执法、物业、村居、社区5支专业帮办队伍,明确城市建设、市容市貌、生态环境、城市秩序、物业服务、民生问题6类服务事项而建立的“网格员日常帮办-责任单位即时帮办-疑难问题会商帮办”的三级响应机制,统一推进诉求受理、力量调度,构建了协同治理新格局,使得居民和企业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解决。
“小崔帮办”服务品牌的核心在于“未诉先办”。崔寨街道通过构建“四维诉求收集网络”,即网格采集、警情收集、群众来访、入村走访,实现了从“被动接单”到“主动寻单”的转变。
其中,“网格帮办”39个网格每日巡查覆盖重点区域;“警情帮办”联动机制实现非警务警情100%转化处置;“来访帮办”专人提供全程帮办服务;“流动帮办”结合宣传服务活动定期入村走访收集社情民意。通过四维渠道协同运作,街道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角落,将传统“事后投诉处理”转变为“事前主动干预”,以源头治理实现热线工单压降,避免矛盾上行,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今年1—5月,崔寨街道热线工单总量较上年同期减少341件,同比下降10.86%。
在帮办处置环节,崔寨街道创新了“七步闭环”机制,即受理、研判、转派、办理、反馈、回访、考核,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同时,街道还建立了“30分钟派单、2小时响应、24小时办结、30日底线”的时限标准,以及“100%回访”的考核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2025年1—5月共接单706件,回复回访率100%,满意率稳步提升至92.63%。
从“干部下沉”织密治理网络,到“共享法庭”推动法治入格,再到“小崔帮办”跑出服务加速度,济南起步区正汇聚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磅礴合力,为现代化新区建设夯实坚强支撑。(陈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