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科大惟真之光党支部学子让退役电池焕发新生
中国网 2025-08-06 15:15:57

7月25日,山东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实验室,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党员专注地盯着自主研发的锂电池回收处理设备开展实验。该技术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刚刚荣获国赛金奖。

这是来自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研究生党员的科研日常。该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由42名在校生组成,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是专注服务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党支部。

从“单兵游击”到“组队攻关”的科创

该团队骨干成员、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博士研究生党员聂春晨回忆,其在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的企业实习时,发现“退役”锂电池回收在安全、效率、环保方面存在缺陷。返校后,她尝试以所学知识将报废锂电池转化为“城市矿山”,但单一个人力量难以推进。

这个曾让她一筹莫展的难题,后来成了一支“科创战队”的攻坚目标。而转变,始于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的一次尝试。

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书记、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李鑫鹏坦言,过去,不少像聂春晨一样有想法的研究生,往往因为缺资源、缺指导、缺协作,导致科研创意难以落地。

为了打破这种“单兵游击”式的困境,党支部提出了“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新思路,推动学生创新活力与教师科研实力结合。团队与全国样板党支部——资源工程系党支部的教师团队建立“一带一”联建机制:教师负责指引方向、传授经验,学生承担创意输出、一线攻坚。

聂春晨表示,“这种方式就像给‘创新种子’搭了温棚”。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党支部牵头集结一批有废旧电池处理经验的学生,组建“城市金属矿山低碳循环利用研究生工程师小队”,纳入学校研究生工程师小队矩阵体系,以自主技术破解废旧锂电池回收行业的难点堵点。

从“电子垃圾”到“城市矿山”的创新

“退役”锂电池向“城市矿山”的转化,核心在于实现资源再利用。城市金属矿山低碳循环利用研究生工程师小队组建以来,在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引领下,以党员标准投入科研,推动“绿色循环”从理念转化为实践。

指导老师朱向楠介绍,传统回收工艺流程繁琐、能耗高,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团队起步时面临的主要困境。为突破瓶颈,党支部组织团队成员深入企业车间调研。

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的拆解流水线前,他们记录下工人分拣电池时的小心翼翼;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会议室里,他们访问行业专家棘手的技术瓶颈……30余家企业、数不清的车间与实验室,团队成员带回了一沓沓厚厚的调研笔记,精准锁定了“工艺复杂、高耗高排、二次污染”三大核心难题。

山东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实验室城市金属矿山低碳循环利用研究生工程师小队成员正在进行实验

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这里是团队成员们的“战场”。以浮选环节为例,针对“用于改变电极材料颗粒表面疏水性,使疏水颗粒稳定黏附于气泡上”的捕收剂选择,团队围绕效率、成本、环保等因素展开多次讨论。

经常有一场场激烈讨论让空气都变得“沸腾”:“必须优先保证电极材料富集效率,不然回收就是空谈!”“成本这么高,怎么落地?得选便宜又容易买的!”“环保是底线!无毒、易降解的新型材料才是我们最应该选择的!”……

经过无数次实验失败与重来,团队形成系列技术成果:团队研发的无氧粉碎柔性脱粉剥离仓,让黑粉等资源回收率硬生生提升7.5%;自主研发的纳米气泡发生器和变频超声浮选装置,将浮选分离精度提高18.6%;更令人振奋的是多元耦合浸出技术:研发的多元耦合浸出装置搭配食品级浸出剂,不仅实现了锂、钴等金属的高效回收,还确保了废液零污染排放,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这些技术可直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同时,在党支部引领下,团队科研成果显著: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行业权威期刊发表 SCI论文 31篇,正负极材料高精度分选及有价金属元素环保高效浸出技术引发关注;获授权及受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6项。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主体赛金奖

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硕士研究生党员、青岛市千名优秀大学生尹茂胜表示,团队科研不仅旨在发表论文、获取专利,更注重传承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

团队坚持“老带新、研带本”的传帮带机制,带着本科生闯赛场,斩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多项荣誉。

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新动能”的转化跨越

实验室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线实际效益,是废旧锂电池回收“绿色革命”的关键。城市金属矿山低碳循环利用研究生工程师小队通过成果转化,实现了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动能”的跨越。

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卞西春表示,科研成果需走出实验室、落地应用才能体现价值。团队在成果转化中,既关注技术应用效果,也注重与企业沟通,深入了解实际需求。

在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团队研发的一体化回收设备正高速运转。该公司董事长刘晓辉介绍,现场试验表明,应用团队优化后的一体化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后,废旧锂电池浮选分离效率提高35%,金属靶向浸出实现浸出率提高26%。

目前,该团队已为两家企业直接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北辰先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反馈,此前处理电池存在污染风险高、效率低的问题,应用定制化技术方案后,生产稳定性显著提升。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主体赛金奖颁奖现场

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表示,成果转化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团队仍在攻关设备小型化、能耗降低、技术普惠中小企业等课题。

目前为止,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共牵头组建了9支研究生工程师小队,鼓励研究生党员积极融入能源强国的报国实践中,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团队成员表示,将沿着“双碳”目标推进研究,力争让“城市矿山”产生更多绿色效益。(任波、柳慧敏)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