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有商一代,商人步步东扩,夷人节节退缩,中原王朝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一时之间: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回望3000多年前,当商王在今河南安阳以青铜铸就礼乐征伐,用甲骨刻录神灵意志时,一支强大的商文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东奔涌。这股文明浪潮,最终在泰山北麓、古济水之畔的济南,留下了一个震撼历史的名字——大辛庄。
01 甲骨惊世:殷墟之外的文明密码
2003年3月17日,山东大学方辉教授带领考古队在大辛庄遗址进行一次看似寻常的勘探。勘探中,一片颜色与土层近似的甲片让考古队沸腾起来:轻轻拂去泥土,利器雕刻的痕迹清晰可见——甲骨文!
2003年,大辛庄遗址发掘现场
“这是104年来殷墟之外唯一的商代卜辞,甲骨学史上具有标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学勤目睹实物后,激动宣布,并称这一发现“必将改写中国古代文明史”。
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迅速让大辛庄遗址成为学界“顶流”。但把时间的指针回调到90多年前的1935年,大辛庄还只是济南东北近郊的一个小村庄。当然,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大辛庄才逐渐走入世人视野。
当年,村民王子玉耕作时,意外在村东南挖到了一处古墓,并挖掘出“与殷墟小屯相似”的铜觚、戈、矛、镞、陶器、卜骨。后,此消息经英国学者林仰山发文公布。由此,大辛庄商代遗址开始为学界所知晓。
1952、1953年,山东省文管会重新调查大辛庄遗址,并于1955、1958、1972年多次进行发掘,初步探明遗址面积为30余万平方米,是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
1984年,大辛庄遗址发掘现场
1984年秋,经山东大学考古专家考古发掘证实,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桥头堡。
2003年3月,在对济南大辛庄遗址进行的新一次发掘中,又发掘出商代墓葬30余处、房址十几座、灰坑200余处,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这对大辛庄商代遗址性质的确定和全面深入研究商王朝国家结构体制、商代占卜习俗与东土文化,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当然,这次考古的最重要成果无疑是那件由4片甲片缀合而成的龟腹甲。龟腹甲上刻有“彘”“豖”“豕”等共计34字卜辞,记录着当地贵族对某位“母”进行“御祭”“温祭”的占卜内容。经研究,其字形、文法与安阳殷墟卜辞同源,年代被确定为殷墟文化二、三期之间(约3200年前)。
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甲骨文仅存于王都”的认知,证明商代东方贵族同样拥有神圣的占卜权,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术界,并获评当年“全国最具学术价值的六项考古新发现”。
02 青铜重器:东方都邑的权力象征
“大辛庄遗址始于商代早期,和殷墟时代是差不多重合的,出土的文物有商代青铜器、玉器、甲骨文。”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相宏介绍,在商代,大辛庄的地位是很高的,“是商代人向东扩张过程当中重要的桥头堡”。
当然,大辛庄“商王东渐的桥头堡”的地位,甲骨文并非孤证。
2010年,大辛庄遗址发掘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0年,考古人员在大辛庄遗址发现一大批商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和一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出土一批珍贵的青铜器,荣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质量奖”。
遗址中发掘的最大一座墓是一三九号墓。墓中出土了18件随葬器物。其中1件青铜大鼎口径40厘米、高55厘米,1件青铜钺高29.5厘米、刃宽30.6厘米,分别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第二大青铜鼎和第二大青铜钺。考古专家推测,正因为商王朝一直致力于向四周扩张疆域,而大辛庄又是商王朝向东渐的一个军事重镇,因此大辛庄才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甚至有人推测大墓的墓主为商王朝派驻于东方的最高军事首领,掌有生杀大权。
今年年初,济南考古院在修复一件鸮卣(猫头鹰形酒器)时,获得了两个新发现:一是在器内发现的存留液体证明是蒸馏酒,将我国发现蒸馏酒的年代追溯至3000年前的商代;二是在器盖内侧发现一个族徽铭文,这是大辛庄遗址新发现的又一个铭文。这一发现,为研究大辛庄遗址的性质和地位、商王朝经略东方的方式、商代宗族组织、族群关系提供了新的文字资料。
大型夯土基址、祭祀甲骨、青铜器、族徽铭文以及其他在此出土的玉器等文物,共同证明了大辛庄曾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核心枢纽。方辉教授更是指出,在商代前期后段至后期早段,大辛庄是东方规格最高的中心聚落,可能是方国都邑或军事重镇,政治地位仅次于殷墟与郑州二里岗。
03 古今对话:遗址公园的文明复兴
古迹遗址既是历史年轮的刻痕,更是文化基因的永恒载体。为让沉睡三千年的商文明融入现代城市肌理,济南市启动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2020年起,历城区规划建设国家级标准的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约677亩,总投资约16亿元,是济南主城区首个以商代遗址为主题的公园。该项目已被列为《济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项目。
项目依托于考古遗址的保护而存在,伴随考古研究的深入而发展,通过“将考古发掘的工作和研究成果进行形象化表达”,与考古学相辅相成,直观生动地向观众讲述遗址蕴含的历史文化。在设计理念上,注重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相结合,通过“一馆五区”(遗址博物馆、历史模拟展示区、遗址现场展示区、遗址环境展示区、考古科普体验区及功能服务区)的规划布局,既展现了遗址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又满足了现代人的休闲游憩和文化娱乐需求。
此外,博物馆室内及周边区域,设置了文化创意产品、纪念品商店,不仅满足了参观者的消费需求,更通过文化符号的转化与体验场景的营造,超越单纯消费场景,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学术与大众的枢纽。
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先行区正式投用后,青铜甲骨封印的商文明殿堂将在这里向世界敞开大门。
不久的将来,当孩子们在考古体验区模拟发掘陶片,当学者在遗址研究中心破译更多族徽密码,大辛庄的青铜与甲骨,终将从历史的断层中苏醒,成为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文化年轮。(马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