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70多岁的母亲硬拉着来到支应鹏的门诊时,患者王丽(化名)心里打起了鼓:“这么年轻,还是看老年病的,能行吗?”喝了5服中药后,多年的胃疼、胃胀、反酸消失了,王丽内心的不信任也转为满腔的崇拜,“支医生简直就是个‘宝藏男孩’!”
支应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翻阅近段时间的“工作日记”,支应鹏每天的门诊量百余人次,在无数次与病痛的“交锋”中,他探索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解除了数万患者的病痛,打破了“中医越老越厉害”的传统认知,也成为了患者口口相传的“宝藏男孩”。
精术:
独创疗法疗效显著,患者千里来求医
“支医生,孩子头疼1年多了,去了很多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吃了很多止疼药都不见效。现在连学也上不了了。实在没有办法了,我想带孩子去济南,您给看看吧。”
2月18日,支应鹏收到了吴女士(化姓)发来的微信。吴女士家住重庆市武隆区,2022年,支应鹏在武隆区支援时,曾利用“针灸+中药”的综合疗法帮助吴女士彻底摆脱了困扰多年的胃肠疾病。那是吴女士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因此,在女儿多次求医无效后,吴女士再次想起了中医。
看到吴女士发来的信息时,考虑到重庆到济南路途遥远,支应鹏并不建议吴女士带女儿来济就诊。但在与吴女士进一步沟通后,支应鹏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头疼一年多,患者吃过好几种止疼药,甚至200多元一片的进口药都吃了十几盒。头疼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发严重了。”
2月20日一早,吴女士带着女儿从家出发;到达医院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看到在医院门口耐心等待的支应鹏,吴女士一时间百感交集,眼泪不自主地流了下来。她哭诉着向支应鹏介绍了女儿的病情,并一再恳求:“请你一定要治好我的女儿。”
次日,支应鹏为患者实施了针灸疗法,并开具中药饮片。“感觉天都亮了。”扎完针后,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内心的烦躁情绪一扫而光,患者脱口说出了这句话。
第3天,支应鹏查房时,患者已经开始上网课学习了。看见支应鹏,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随后几天,支应鹏继续运用中医特色头痛眩晕综合诊疗技术,针药并用,帮助患者大大减轻了头痛头晕的症状。
不到一周,患者顺利出院。“现在,患者依然按时服用中药,不过已经回到学校正常上课了。”支应鹏介绍。
支应鹏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中医特色头痛眩晕综合诊疗技术。在急诊科和高血压病科的执业经历中,他注意到一个普遍现象:"许多高血压患者虽然通过降压药控制了血压指标,但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却难以缓解。"这一发现促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他研读中医典籍,分析典型病例,并综合自己行医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针灸+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穴位贴敷+五音音乐疗法”的中医特色头痛眩晕综合诊疗技术,并因人制宜,为数万患者解除了病痛。
厚德:
“宝藏男孩”备受信赖,常加班至深夜
此前,同事随手拍下的视频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支应鹏还在诊室搭脉问诊,镜头一转,诊室外的走廊上仍然有不少人在等待着。这对于支应鹏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就冲着支医生来的,只要他愿意给我们看病,等到几点都行。”70多岁的张女士(化姓)笑道。此前,她因为血压高而经常头痛、头晕。经人介绍找到了支应鹏,几次调理后,头痛头晕的症状明显缓解。随后,她又推荐女儿王丽来到支应鹏的门诊治疗胃肠疾病。
“第一次来,看着支医生这么年轻,而且门口挂的是老年病科的牌子,我心里是十分拒绝的。”王丽介绍,让她没想到的是,仅仅喝了5天的中药,困扰她多年的胃疼、胃胀、反酸、恶心就好了,“以前多吃一口肉、多吃一口水果都得难受大半天,现在吃什么都毫无负担了。支医生虽然年轻,但确实是个‘宝藏男孩’!”
自己的身体舒服了,王丽又带着经常感冒发烧的孩子找支应鹏调理身体……正是在患者的口口相传中,支应鹏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每到门诊日,支应鹏7点就会到达门诊室。“患者太多了,上午的门诊,常常看到下午一两点,有时候结束时甚至已经到了3点多。”支应鹏介绍,如今,平均每天的门诊量都在将近100人,多的时候,半天的门诊能有80多名患者。
患者多,看诊的质量更要保证。看着患者在诊室外等待,甚至有不少外地赶来的患者等待几个小时也毫无怨言,支应鹏常常觉得心有不忍。为此,即便口干舌燥,即便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也不停地为患者加号。遇上行动不便的患者,他还经常跑到一楼“就地看诊”。
在贴心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支应鹏也十分注重诊疗技术的提升。他说:“患者冲着我来的,我就得尽己所能,不能辜负这份难得的信任。”为此,偶有闲暇,他不是在梳理病例,就是在查阅资料、请教前辈。
如今,除了头痛眩晕,支应鹏的综合诊疗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疗。“我是一名过敏性鼻炎患者,患病10来年了。在支医生这里喝了一个多月的中药,至今没有复发”;“喝了两个多月的中药,期间支医生还给我扎了两次针,10多年的失眠竟然好了”;“带状疱疹让我疼痛难忍,支医生用针灸疗法给我治疗了一次之后,疼痛明显减轻,当天晚上我就睡了一个好觉”……打开支应鹏为患者搭建的微信群,数不清的夸奖承载着患者满满的信任。
传承:
远赴武隆对口支援,带火中医药文化
“大山里的老百姓看病太难了,得多为他们做点事!”乘坐义诊的汽车在山路上迂回盘旋时,尽管已经被颠得头晕脑胀恶心反胃,这个想法依然在支应鹏的脑海深处徘徊许久。
2022年,支应鹏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的号召,前往重庆市武隆区对口支援。抵达目的地,他立刻行动起来,不是在门诊,就是在义诊。
“每两周左右举办一次义诊。”支应鹏介绍,每次义诊,他都会带着队伍清早出发,夜晚返程。“都是山路,有很多村民想要看病,去最近的诊所、卫生室甚至还要翻过一座山。”看到此情此景,支应鹏内心五味杂陈。因此,每次义诊,他都坚持到乡镇、到村里,“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诊疗过程中,支应鹏发现当地高血压发病率极高。“门诊上的患者大多是因为失眠、颈椎不舒服等问题前来就诊,一检查才知道是血压问题导致的。如果血压问题得不到有效重视,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越来越多。”有鉴于此,支应鹏心想,既然中医的优势在于治未病,那能不能把治疗端口提前,从而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
在支应鹏的提议和指导下,武隆中医院中医高血压专科正式成立。值得一提的是,该专科是重庆市第一家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医高血压特色专科。专科采取中医整体观念,在规范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同时,指导患者合理使用疗效好、副作用小的降压药物,结合中医特色治疗,逐步将血压稳定控制在理想水平,降低了当地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与此同时,支应鹏格外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他说:“中医不仅是一种医术,更是一种文化,要传承下去。”为了让更多老百姓了解中医药文化,他应邀到当地电视台录制科普节目,普及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为了尽快提升当地医生的诊疗水平,每周二,他带着当地医生查房,手把手教医生如何把脉、看舌苔、针要扎到什么位置,事无巨细、倾囊相授;每周三自制课件讲课,讲中医优势病种、讲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因为毫无保留地“传帮带”,支应鹏也受到了帮扶医院及当地卫健系统的认可,重庆武隆区“中医内科终身名誉专家”“优秀支医专家”“支医工作先进个人”等名誉纷至沓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对口帮扶的半年时间,支应鹏的诊疗水平深受当地群众信赖,武隆中医院的预约系统常常被约爆。“支医生来了以后,把中医带火了。我们现在挂号都得拼手速。”有患者笑道。
帮扶结束返程时,不少患者专程来到武隆中医院与支应鹏送别。帮扶结束,支应鹏的“医”路人生仍在继续。去年起,共青团济南市委、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牵头举办的“扁鹊问道脆皮青年变形记”青年夜校青年名中医系列课程开课,支应鹏也积极报名,当起了主讲老师,向青年群体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健康理念。
“要让更多人知道,中医是真正的宝藏。”支应鹏笑道。
专家简介
支应鹏,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王庆国,临床诊疗针药并用,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脑梗塞、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尤其是经方治疗对各种顽固性头晕、头痛、胃炎,胃痛,失眠,鼻炎以及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独特的治疗经验。主研省市级课题5项,参研课题10余项,发表SCI两篇,国家级以上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5部。
社会兼职
世界中联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理事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中医药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高血压分会委员
济南市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所获荣誉
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济南市中医药工作突出个人
济南市中青年优秀保健人才
重庆武隆区“中医内科终身名誉专家”
济南市“薪火传承工程”传承人
济南市中医医院“岐黄中青年人才”
鲁渝健康协作“优秀支医专家”
(马俊伟、刘芳、贾晓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