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蔺雪正在查看物料流量。(马钰涵/摄)
晨光微露,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设备正缓缓开动,红外水分检测仪的蓝白数字不断跳动,在蔺雪专注的瞳孔里投下细碎光影。她如往常一样穿梭在各岗位之间,俯身轻捻传送带上的样本,对烟丝的细微触感已形成肌肉记忆,这是她在生产线上沉淀七年的独有经验。
12.35%——这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正是保障烟丝柔韧与香醇平衡的关键。从香料厨房的“气味魔法师”到质检台的“数据诗人”,这位扎根生产线七年的90后姑娘,正书写着产品品质的诗篇。
毫厘之间的“香气方程式”
2017年,初入职场的蔺雪刚来香料厨房时,仿佛打开潘多拉盲盒。大大小小的不锈钢储罐、气味繁复的料液香液、错综复杂的输送管路,像一个小型生态丛林,生机勃勃。跟班长杨继宗常说:“香料厨房就像车间的心脏,料液香液在这里泵入泵出,每滴香液都决定着烟支的品质。”
面对这座“香料迷宫”,蔺雪用五年时光绘制出专属技术手册,对各牌号香烟的工艺路线和加香用量了如指掌,香料调配技术要点和各设备指标参数、香料型号也早已烂熟于心。当新同事惊叹她调配香料时的利落手法,她总笑着说:“不过是把操作规范执行了千百遍。”
数据背后的“品质把关者”
2023年,转岗质检室的蔺雪迎来全新挑战。面对红外水分检测仪上跳动的数字和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她积极学习不断训练,很快就熟练掌握质检工作。曾经在香料厨房烂熟于心的“香气魔法”,如今成为她解读水分、温度如何影响烟丝香气的独特视角。“香气要融入烟丝,不仅需要香料厨房精准调配,也需要生产线上水分、温度唱好‘二重奏’。”工作台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本,见证了她美好的青春时光。每一次精准测量,确保关键数值稳定,都见证了她对产品质量的无声守护。
车间里的“行走教科书”
“小王,感受这批烟丝的触感,像不像初春柳絮?”“小张,这个检测曲线蕴含着什么奥秘?”在蔺雪的“沉浸式课堂”里,质检教学变成充满诗意的探索。繁杂检验数值被她编织成“精密网络”,每个数据波动她都严格把控;产品取样路线被她设计成“车间地图”,每个转角都藏着质量管控的奥秘。如今,她带出的多名质检员分布在各条生产线上。她传授给年轻员工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对每个生产环节的敬畏。学生们眼中,工作时,她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充沛的精力;生活中,娃娃脸的她与新员工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不仅是“小师傅”,更有“大魔力”。
实验室柔和的灯光下,金黄的烟丝在烘箱里逐渐卷曲,取样铲和圆珠笔的沙沙声交织出一首质检员的工作协奏曲。从调配香料到掌控水分,从感知香气到解析数据,她用青春证明,所谓匠心,就是在守护12.35%的毫厘精度中,听到烟丝品质的回响。
(张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