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经济•追踪|登岱顶观日出,宿山居享清凉!泰安当“夏”借“峰”起势
中国网 2025-07-28 16:23:58

七月酷暑,海拔1532.7米的泰山之巅却是一方平均22℃的清凉世界。凌晨三点,中天门蜿蜒山道上,登山者的头灯已汇聚成流动的星链。游客们裹着风衣,踏着石阶向玉皇顶进发。当日出的金光刺破云海,岱顶瞬间化作一片欢腾的海洋。这个夏天,泰山正以其壮丽的日出奇观,在清晨便点燃泰安的第一波经济热度。

山下的活力同样奔涌。天外村广场的溪流亲水区,挤满了戏水消暑的孩童;彩石溪的绿荫下,冒出来许多五颜六色的露天帐篷;桃花源索道站前,蜿蜒的长队诠释着游客的热情。据泰山景区管委会的信息,七月以来,景区游客接待量持续高位运行,人气旺盛。

山居避暑,从歇脚到诗意栖居的沉浸式升级

泰安夏日旅游持续升温,让环泰山民宿集群迎来高光时刻。泰山北麓的曳尾园民宿里,济南游客李女士推开雕花木窗,不禁赞叹:“推窗见山,卧听松涛,这才是真正的避暑。”这座由百年石屋改造的精品民宿,七月订单已排至八月底。

而泰山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故乡的云”民宿群,民宿业态正向“全时域体验”转型。“我们推出了‘山居十二时辰’项目,民宿管家带客人采山茶、制豆腐。”民宿主理人王峰说。今夏,该民宿群持续保持高入住状态,预订情况十分紧俏。

山下夜未央,多元场景引爆夏日消费

泰安的夏夜活力也在向山下城区蔓延。泰山秀城里,非遗市集的百米长街,手造灯笼流光溢彩;皮影戏台前,围满了大小观众好奇的目光;泰安老街的啤酒花园座无虚席,泰山原浆的麦香与烧烤烟火气缭绕升腾,点燃市井喧嚣;地下龙宫景区开启夜漂模式,溶洞奇幻光影中传来阵阵欢笑……

暮色浸染山峦的时候,泰山西麓《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实景演出的灯光骤然亮起。秦皇汉武的恢弘仪仗穿越时空,在180°旋转观众席前重现古代帝王封禅盛况。运营方透露,进入暑期后,演出持续受到观众热捧,已成为拉动夜间消费的强力引擎。

“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国家级非遗“泰山石敢当习俗”,在由泰山石敢当文博馆倾力打造的石敢当小镇焕发新生。游人们在这里驻足观赏石刻、拓片,近距离欣赏山清水秀,尽享“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景区七月份日均接待量较三月飙升两倍,亲子家庭占比逾七成。

在泰安市东平县,一场精心打造的“欢畅啤酒龙虾节”,以其浓郁的水乡风情和热烈的烟火气息,迅速成为泰安夏日经济的又一爆点。自6月15日启幕以来,客流量日均超万人次。麻辣鲜香的新湖小龙虾、冰爽沁脾的精酿啤酒、嗨翻全场的乐队演绎、妙趣横生的“虾王争霸”与“速饮挑战”,还有宋风露营区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们在青砖石瓦间穿越千年,把酒临风赏月明。

全域联动,清凉经济辐射圈的政策引擎

将夏日清凉资源转化为全域经济动能,离不开精准有力的政策引导与配套支持。今夏,泰安市文旅局联合财政局精准出台《促进文旅消费若干措施》,聚焦三大关键领域协同发力:

激活业态创新。实行分级奖补演艺活动,对《封禅大典》等大型沉浸式演艺项目按规模和影响力实施分级奖补;设立专项基金,优先扶持乡村旅游与文旅融合新业态项目开发;鼓励深挖泰山文化IP,推动“文化+旅游+科技”深度融合。

拓展多元客源市场。实施客流量分级补贴政策,激励旅行社积极开拓外地客源市场;针对入境游,推出“停留时长激励”和境外营销专项补贴,提升国际吸引力。

夯实服务与设施根基。专项投入资金,用于景区设施和民宿的改造提升;同步强化人才支撑,通过资格考试奖励等措施,重点培育高素质外语导游,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这套精准施策“组合拳”下来,有效贯通了夏日经济的各环节,不仅充分释放了文旅消费潜力,更将泰山的“清凉资源”转化为驱动全域联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泰山安,四海安。从岱顶星空帐篷到溪畔艺术民宿,从封禅史诗到非遗市集——这条纵贯古今的“清凉经济链”,正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千年咏叹,化为现代文旅经济的生动实践,让“国泰民安”的祈愿在蓬勃发展的脉动中照进现实。(文/冯是越;图/部分图片由东平文旅集团提供)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