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缴费,“卡”上管理——宁阳县泗店镇“智”理乡村新图景
中国网 2025-07-28 16:07:28

“以前缴水电费得专门来村委会,赶上办事村民多的时候还得排队。以后可太方便了,把二维码存到手机上,在家打开手机扫一扫,两分钟就搞定!”在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薛家村村委会里,村民薛兴娥听完村干部对于缴费新服务的详细介绍,对着“综合收单”二维码连连称赞。

这个让村民赞不绝口的二维码,是薛家村今年在泗店镇经管站和宁阳农村商业银行支持下,破解村级“三资”管理难题的“新武器”。

传统缴费模式:风险暗藏,效率低下

“咱村1500口人,460户人家,光水电费收缴就够村干部忙活的。”薛家村党支部书记薛耀锋算起了“老账”:“村里离县城4公里,有5个村小组,1600亩耕地。农用电一直没联网,村民缴电费必须跑村委会。每到灌溉旺季,村干部天天守在办公室收钱,收完还得一笔笔核对、存银行,钱多了怕出错,账记错了更麻烦,村民急着浇地催得紧。”

镇经管站站长苑彤琳点出了更深层次的隐患:“这种‘村干部代收代缴’模式,资金需先暂存于个人手中再转存集体账户,存在明显的廉政风险漏洞。中间环节多,不仅效率低下,更存在挪用、错记甚至‘跑冒滴漏’的隐患。”群众常反映“缴费慢”,干部也抱怨“负担重”,改革迫在眉睫。

二维码“上岗”:精准破题,安全高效

为破解难题,今年2月份,经管站主动作为,积极与宁阳农村商业银行对接,开发“综合收单”二维码,针对试行中发现的问题多次沟通完善。4月份,选取薛家村作为首个试点,指导其开通并稳妥上线运行。村集体“综合收单”二维码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扫码,村民缴费后凭付款凭证就能直接充卡。

“现在每天手机响个不停,大多数是收款到账的提示音。”村会计郭延庆笑着展示手机里的云播报记录,“每笔都有明细,村民扫码付款后,钱直接进集体账户,省去了现金清点、暂存、存款的环节和风险,村干部再也不用抱着钱袋子跑银行了。村民放心,我们也省心。”

数智化管理:一“码”通收促规范

这套由宁阳农村商业银行支持的“一码一卡”体系(收款二维码绑定村集体单位账户结算卡),更打通了村级财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村干部或授权人员凭卡可在银行自助设备上便捷地进行账单打印、账户流水查询,甚至在非工作日遇到应急需求时,还能实现小额现金提取,大大提升了村级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效率。

“综合收单”二维码远不止是一个便捷的缴费工具,更是一本摊开在阳光下的“透明账本”。

“最让人头疼的是‘说不清’。”一位村干部坦言,“偶尔有村民记错缴费金额,就得翻箱倒柜找存根。现在好了,每笔交易都有系统记录,村民有疑问,调出明细一看就懂。咱干部也能从‘管钱袋子’的繁琐事务里彻底解脱出来,多琢磨点帮村民增产增收的实事。”

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小的二维码,正逐步成为村集体收入的统一入口。除了水电费,集体资产租赁、土地流转费用、个人捐资等款项,同样可以通过扫码直接支付到村集体账户。

“资金全程不经过个人手,等于从源头堵住了‘猫腻’的可能。”镇二级主任科员王建平解释道,“过去代收代缴的模式风险重重。现在所有款项扫码直达、直管,每分钱的流向都有清晰的电子轨迹,查得明明白白。这既是对村民钱袋子的守护,也是对咱们村干部的保护。”

随着薛家村试点经验成熟,目前,该模式正在全镇范围内普及推广。在数智化的持续赋能下,“三资”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干群互信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底气也愈发厚实。

(张淑慧)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