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即幸福!舜华路街道这波“嵌入式”服务太懂了
中国网 2025-07-16 10:30:41

清晨七点,葱油饼的香气从济南高新区凤凰国际小区的“槿秀里”社区食堂飘出,78岁的张大爷手拎保温桶,轻车熟路地推门而入;与此同时,隔壁的社区党群活动中心里,正值暑假的小学生梓涵(化名)正兴致勃勃地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捏制面塑;而在附近的社区托育点,2岁多的小宇刚与妈妈挥手告别,便安心地投入育婴师的怀抱……

三个场景,勾勒出济南高新区舜华路街道寻常一天的温暖底色。近年来,街道深挖社区空间资源,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将养老、托育、文化、便民等服务项目,精准“嵌”入社区空间,让便捷与温情触手可及。

盘活空间!大街道巧解民生难题

舜华路街道辖区面积达27.88平方公里,包含45个城市社区、1个产业社区,3个行政村和5个村改社区,158个小区星罗棋布。常住人口34.4万,但密集的商务区、产业园区和大型居住区,使得日常活跃人口峰值超过60万,形成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与有限公共资源之间的落差。

“单一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已无法满足居民需求。”街道工作人员坦言。随着社区数量增加,原有的服务设施捉襟见肘。

202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舜华路街道抓住机遇,开始了一场社区空间的深度挖掘。

街道工作人员走遍社区每个角落,记录下闲置房产、未充分利用的公共区域,甚至小区边缘的零星地块。他们发现,社区内存在部分“沉睡空间”:老旧物业用房、闲置服务设施、小区边角地。

“空间有限,但创意无限。”舜华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决定通过嵌入式服务实现资源活化。

在玉兰社区,一处5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用房被重新规划。这里原本仅作为普通活动室使用,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经过精心规划和改造,这里实现了华丽转身:一半空间保留为老年人活动区,满足棋牌、书画等需求;另一半则成功嵌入“希望之舟”特殊儿童康复项目,实现了空间的高效复合利用。

每天上午,张阿姨都会牵着6岁的小孙子,准时走进“希望之舟”的康复教室。这里虽然没有豪华的装修,但配备了专业康复设备,墙上色彩明快的图画传递着希望。

“省了好几万块钱康复费,孩子还能在家门口上课。”张阿姨说。她家的孤独症患儿原本需要每月花费近万元进行康复训练,如今在社区嵌入的“希望之舟”项目里接受免费康复教育,家庭负担大大减轻。舜华路街道辖区近百名孤独症儿童也可以在家门口获得稳定、免费的康复教育机会。

空间复合利用让服务效能倍增。同样的探索在舜华路街道多点开花:废弃的老售楼处变身为功能丰富的“悦享家”活动中心;社区不起眼的角落建起了飘着饭香的长者食堂;闲置的空间引入了专业的托育机构……一场关于空间的“精打细算”与“功能再造”,正让民生保障真正落地到居民的家门口。

小食堂大温暖,织密15分钟就餐圈

在社区食堂的布局与运营上,舜华路街道更是下足了“绣花功夫”。其中,“槿秀里”社区食堂品牌就是街道精心打造的标杆。

在凤凰国际社区食堂,这里不仅提供一日三餐,还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精细化服务:为老年人推出“低盐低脂套餐”,为上班族提供快捷便利的“便当”,为儿童搭配营养均衡的“成长餐”。价格更是实惠亲民,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受八折优惠,10元套餐就能吃到一荤两素。

“孩子们工作忙,我自己做饭不方便,食堂的菜合胃口,还能和老伙计们拉拉呱,心里舒坦。”78岁的张大爷是这里的常客。每到饭点,食堂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这里已然成为连接邻里情感的温馨纽带。

其他店铺更是选址精准,一店一策:中垠广场食堂坐落于写字楼群中央,既服务近2000户公寓居民,又解决了附近公司白领的“午餐难”;金谷产业社区食堂坐落在汉峪金谷A4栋1楼,除满足公司员工就餐需求外,还建设了图书阅览区,免费提供1000余册图书,让人们在享受美食之余,还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珑悦府食堂则选址学校与小区交汇处,成为家长与孩子们的“能量补给站”。

“以前中午吃饭很犯难,周边餐馆要么贵,要么口味比较单一。现在下楼就能吃上热乎、干净还不贵的饭菜,省时省力,太方便了。”在中垠广场附近上班的张女士笑着说。

目前,6家各具特色的社区食堂已形成“15分钟就餐服务圈”,日均接待超3000人次。每天中午,社区食堂里热闹非凡,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唠着家常,浓浓的烟火气弥漫在整个空间,社区的凝聚力也在这一顿顿饭菜中不断增强。

“量身+科技”赋能,绘就全龄友好幸福卷

舜华路街道深知,嵌入式服务不能“一刀切”。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和居民构成,街道量体裁衣,定制“个性化”嵌入方案。新建社区重点打造嵌入式综合体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其他小区则因地制宜,结合居民需求建设紧缺型民生服务项目,让有限空间发挥最大效益。

养老、托育、家政、“小修小补”等关乎日常生活的多元化服务,正通过嵌入式模式,不断织密这张覆盖“全龄段”的服务生态网。

在一些老旧小区,社区联合物业定期设置便民服务点,居民家中的家电维修、磨剪子戗菜刀等问题,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在新建小区,则配套建设了现代化的社区托育中心,解除了年轻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后顾之忧。“价格不高,就在楼下,安全专业,真的很受我们这些年轻爸妈欢迎。”一位正在送孩子的家长满意地说。

在舜颖社区,街道引入的丽阳神州数智化生活服务中心项目,代表了嵌入式服务的“智慧”高度。该项目以数智化平台建设为核心,聚焦“家庭服务”,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辖区居民提供从新生儿照护到老年康养的全生命周期智慧生活服务,真正实现了社区家庭服务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

“现在生活真是越来越方便、越‘聪明’了!以前想找个靠谱的家政人员,得四处打听、碰运气。现在通过这个平台,手机点一点,很快就能匹配到合适的,服务质量还有平台保障,省心又放心。”社区居民赵大姐笑着说。便捷的家政预约、智能化的养老监护、个性化的育儿指导……多样化的服务正通过科技手段,更精准地送达千家万户。

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舜华路街道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以“小切口”挖掘整合现有资源,以街道为主体,广泛吸纳150余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参与社区服务。这些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辖区不同类型居民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

在凤凰国际社区,一家普通洗衣店挂上了“长者洗衣房”标识,为7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洗衣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商家主动让利,换来的是老人实实在在的方便。”

在舜华路街道,嵌入式服务的故事仍在延续。工作人员指着规划图说,更多托育服务、便民市场等嵌入式服务设施已在筹建中。社区基金、绿地花海、女子城管中队,一个个创新实践让这片土地,成为60万人的温暖家园。(文/冯是越,图/舜华路街道提供)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