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到小区街巷,从家长里短到民生大事,华丰镇的基层治理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今年以来,该镇以“城乡网格优化设置攻坚行动”为核心,将基层治理的纷繁任务融入精细的网格管理中,实现了服务群众的“零距离”、矛盾化解的“零盲区”和精准治理的“零死角”。
科学布网,打造治理主阵地
华丰镇根据辖区的人口密度和地域特征,精心将全镇划分为60个村级大网格加1个矿区大网格,并进一步细分为100个小网格,构建起“镇—村—网格”三级联动体系。每个网格以约1000人为单元,形成“微治理单元”,确保服务覆盖到每一户、每一人。
在网格员队伍建设上,华丰镇采取“书记领航带动+队伍协同作战”的模式。61名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同时从村(居)民小组长、公益性岗位等人员中选拔出100名专职网格员和61名网格协管员。这些被称为“小巷管家”的网格员,手持“民情日记本”,每日穿梭在街巷院落,深入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为确保网格员履职到位,华丰镇创新性地制定了“四必须三清楚三掌握”工作法,要求网格员每日巡查责任区、实时上报重要信息、定期探访特殊家庭,并对网格内的重点场所、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情况做到心知肚明,成为基层治理的“活地图”。
机制创新,激活治理大效能
华丰镇构建了“智慧+联动”的服务机制,搭建了镇村两级网格微信工作群。在村级群内,网格员实时反馈问题,网格长迅速调度;镇级群则直接连通职能部门,形成了“问题发现—上报—分流—处置—反馈”的闭环处理流程。此外,“平安泰安”APP成为网格员的得力助手,他们通过手机拍照、定位,将采集的群众信息、安全隐患等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后台自动分类派单,极大地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
面对复杂问题,华丰镇建立了“分级处置”机制。一般问题由网格员现场解决;对于涉及多部门的难题,由镇综治办牵头督办。例如,针对农贸市场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问题,网格员上报后,镇里迅速组织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环卫等部门联合行动,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居民的难题。
服务提质,托起群众大幸福
在华丰镇,网格化服务管理让基层治理从“坐等上门”转变为“主动敲门”。网格员们不仅成为了政策的宣传者、矛盾的调解者,还是民生的代办员。他们利用“泰好办”自助服务终端和“宁阳县公共招聘网”系统,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贴心服务。高庄村第二网格的网格员乔荣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通过细致摸排,建立了村里劳动年龄内人员的信息台账,精准对接用工单位和求职群众,为双方搭建起了便捷的“就业桥”。
数据赋能,提升治理精准度
“平安泰安”平台沉淀的海量数据,成为了华丰镇基层治理的“智慧智库”。通过深挖数据价值,镇里能够精准捕捉到群众反馈的高频问题,并靶向发力进行整治。例如,针对某片区环境卫生问题的高频反馈,镇里迅速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当数据显露出村内部分路段夜间照明不足的问题时,网格员迅速核查统计,联动相关部门制定了加装方案,高效完成了路灯的安装调试。
如今,在华丰镇,网格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最强堡垒”,网格员也成为了群众最信赖的“贴心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小巷管家”的责任与担当,为华丰镇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贡献着力量。(来源:宁阳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