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西瓜可真甜到心里了!”7月9日下午,环卫工人韩香在济南市槐荫区齐州路上一处环卫工人歇脚点内,一边品尝爱心企业送来的西瓜,一边笑着跟工友们聊天。
歇脚点面积不大,却成了环卫工人的“清凉港湾”。桌椅、空调、微波炉、饮用水、防暑药品等一应俱全,“冬可取暖、夏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韩香感慨道,“这不仅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场所,更是社会对我们一线环卫工人的理解和尊重。”
面对济南市连日来的持续高温“烤”验,保障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槐荫区城管局率先开启了“夏日清凉模式”。
“近年来,我们对全区所有的公厕进行了改造,面积较大的,单独建设歇脚点;面积较小的,也设有休息间,确保环卫工人有一个避暑纳凉的地方。”槐荫区城管局环卫科科长张鹏介绍,此外,槐荫区还开展了“干两头歇中间”作业模式,最高气温超过35℃时,错时作业;气温超过38℃时,保洁人员全天停止户外作业。同时,“减人工增机械”,用机械化作业替代人工作业,提升机械化作业频次,降低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
槐荫区城管局的“夏日清凉模式”,恰是济南市城管局全力保障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安全、全面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的一个缩影。
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三级调研员刘满堂介绍,今夏以来,济南市城管局推出了“清凉保障”组合拳。一是进一步压实责任,要求各区县城管部门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关心关爱环卫工人活动,及时了解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调整作业时间,当天气预报最高气温超35℃时,中午11点至下午4点停止户外作业;当气温超38℃时,全天停止户外作业。三是优化作业方式,合理增加机械保洁作业频次,适当减少人工捡拾作业时间。四是落实高温福利,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物品,严格落实高温补贴,此外,全市还设立了136处城管建设的环卫工人歇脚点,为一线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和避暑场所。
时逢盛夏,一项项暖心举措,恰如一把把“遮阳伞”,传递着城市的温度与关怀,让坚守一线的劳动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尊重与保障。(马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