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微山县傅村街道:互联网+“非遗文化进校园” 开启非遗传承新范式
中国网 2025-07-09 13:37:44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与保护性发展,6月30日,济宁市微山县傅村街道联合微山县第三实验中学,开展“互联网+非遗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数字体验+实时互动教学”创新模式,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中,搭建起非遗传承的年轻化桥梁。

活动以精心制作的非遗项目宣传片开场。镜头里,非遗传承人灵巧的双手在素色布料上穿梭,银针走线间,微山渔家虎头服饰的虎眸栩栩如生,传统刺绣将“护佑平安”的美好寓意细细缝织;普通芦苇经烫制、拼贴,化作充满湖区风情的芦苇画,动态光影尽显非遗技艺的千年底蕴。高清影像将民间手工艺细节放大呈现,让师生直观领略“针尖上的非遗”与“草茎里的艺术”。

在微山渔家虎头服饰教学环节,传承人通过特写镜头拆解刺绣密码,当讲述虎头纹样“王”字源于“百兽之王镇邪纳福”的传说时,学生们惊叹:“原来奶奶箱底的虎头帽,藏着这么深的文化寓意!”。

“隔着屏幕却像握住了传承人的手!”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在反馈中点赞这种“零时空距离”的学习体验。非遗传承人刘敬昌表示,线上非遗课堂突破地域限制,使微山湖地区的芦苇画、渔家服饰等特色非遗与全国优质文化资源形成联动,为文化育人开拓了数字化新路径。

下一步,傅村街道将在辖区学校持续开发系列非遗视频课程,打造常态化线上课堂,以数字技术推动非遗在青少年中“活态传承”,为非遗保护注入青春力量。(卜宪静)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