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登榜!济南历城咋就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网 2025-07-04 09:20:45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通报,对2024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和进步明显的县(市、区)予以表扬。济南市历城区位列“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的县(市、区)”名单。至此,历城区已连续三年在县域经济发展领域获省级层面肯定。

三度登榜,历城区咋就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01

产业升级,撑起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5年前,从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5年后,汇聚近20家科研院所、30余家科研平台、100余家企业,110余支科研团队、4000余名科研人员,加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济南超算中心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历城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历城区锚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贸易物流、新兴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全面构建“4433”工作推进体系,通过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推进产业链融链固链、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等举措,进一步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而今,历城产业根基日益雄厚,发展动能澎湃。

数字经济领域,依托超算中心科技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载体,招引落地晶众光电等项目70个,开工达产企业44家,高性能计算领军企业中科曙光落户发展,超算创新圈入选省级示范型数字经济园区;生物医药领域,坚持“一院三区”产业布局,签约国药器械、合泰医药等32家企业,力诺制药注射剂、智慧中药房等新质生产力5大组团项目加快推进;贸易物流领域,加州通达冷链保税仓成功获批,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3000平集装箱堆场投入使用。董家铁路货运中心货物吞吐量达160万吨,发运中欧班列567列,占全市比例达63%;海铁联运班列到发运290列、2.4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93.3%。

与此同时,在历城,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产业链条日趋完善、服务业势能持续增强、新型基础设施推进迅速……历城产业,正以蓬勃之姿走向未来。

02

科技创新,解锁高质量发展“核心密码”

国家超算中心、空天信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字号”“鲁字号”重大科创平台,是历城科技创新的雄厚家底。有厚实的家底做依托,历城持续向“新”发力,解锁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密码。

会同钢城区发布科技需求“三张清单”,推动全省首家知识产权金融协会建设,历城积极促进区域协同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优化双创孵化链条,加快构建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历城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多层级实验室体系、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组织重点科研机构、企业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历城加快培育高水平科创平台;搭建线上科创服务平台,实施“专家学者历城行”“稼轩会客厅”成果转化品牌活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历城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系列务实举措,让科创基因融入发展血脉。

驻足细看,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协同创新的裂变效应加速释放:与钢城区共建“科创飞地”,3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获评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平台能级跃升构筑“最强大脑”:泉城省实验室纳入中关村国家实验室网络节点,全国重点实验室达13家;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省实验室达2家;企业创新军团强势崛起: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备案2024年度第一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11家;山东新潮信息技术等3家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优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顺利:248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评价入库920余家;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孵化器1家,全区众创空间总数达到25家……

03

城乡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共生图景”

近日,“洪楼1905”项目基坑气膜建设视频在各大平台广泛发布,全网浏览量达3.5亿次,并引发积极反响。不远处的579百工集,已成为全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历城坚持城乡协同推进,并创新构建“3×4”片区开发机制,将全域划分为老城、新区、乡村三大类别,各布局四大片区协同推进。

城市更新加力提效,助老城蝶变。持续深化“4+8+N”城市更新体系,洪楼广场片区一期项目累计签约1878户、拆除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体量之大为近年来全市之最,成功举办城市更新项目招商大会,招引百家知名品牌业态。579百工集入选全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区税务局南地块作为历城首个城市更新一二级联动项目落地实施,棉麻安置地块、砺诚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还乡店改造项目顺利推进,36个老旧小区实施提升改造。

项目建设全面起势,助新区崛起。持续拉开城区发展框架,打造多组团竞合发展的区域新格局。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申建有序实施,董家铁路货运中心二期工程加速推进,陆港大厦招引企业136家。国贸中心一期开放之门、医疗健康城等项目加快推进,国贸二期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正式启动,海归小镇、省级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有序推进,17条在建市政道路全部启动建设。

乡村建设体质扩面,助沃野振兴。精心打造地标性特色农业产业,连续举办全国、全市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5期,成功打造草莓科技小院、蔬菜种苗科技小院。推动四大片区建设,港九片区港九路建成通车,荷花路“水美乡村”片区“荷花溪田”农文旅项目投入运营,彩石“五朵金花”片区捎近、东泉村庄规划获批,历城入选国家“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在历城这片土地上,城市与乡村正执笔共绘一幅破界融合、美美与共的高质量发展“共生画卷”。

04

改革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5月29日,济南港沟南区房建区用地DLH13-7-3地块房建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山东省首个安置型商品房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60天时间。

“拿地即开工”,这是历城的速度,也是历城不断自我革新的缩影。

近年来,历城不断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探索开发区审批服务新机制,8个审批事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开展工程项目审批数字化改革,打通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监管链条;编制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开展“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基层减负赋能。

同时,优化外向型发展模式。落实“百展计划”,帮助企业拓宽海外业务;依托激光数控、装备制造等工业产品优势,引导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立足济南国际陆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创之明电商产业园等园区,构建综合性跨境电商产业园,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融入重大区域战略。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强省会等重大战略实施机遇契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禀赋,加强与省会经济圈内城市及所在区县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交流合作。

当外贸实绩企业数量突破700家,当市场主体总量超过22.7万家,当农村3万亩沉睡资产被唤醒,当小米汽车生产线昼夜轰鸣,当京东MALL点亮唐冶新城……改革的活水,正在历城的土地上奔涌。

05

民生为本,筑牢高质量发展“幸福基石”

宋刘片区以民生改善为重点,仅一个半月时间完成700户居民66万平方米征迁体量,如今该片区将文化、体育、公园绿地统一包装策划,将集中打造占地约75亩的大型户外运动场地;

全福街道将军花园小区内,斑驳的楼体换上了米黄色的外墙保温层,坑洼不平的道路如今变得宽敞平坦,小区内绿化错落有致,休闲区域功能丰富,路灯、充电棚、充电桩应有尽有……

在历城,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和本。近年来,历城区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教育布局,办了不少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

今年以来,历城区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4场,提供岗位5.4万余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30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2.1万人;建成“人才大厦”,成立“泉城校友之家”,新认定市、区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历城已然成为全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县;

加快推进33处保障房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规范提升50处社区长者助餐服务站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正被逐一化解;

王舍人片区60班学校等8个教育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历城职专北校区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历城正加快优化“一园一圈两高地”教育资源布局……

与此同时,历城社会事业也在不断扩优提质。今年4月19日,2025穿越火线职业联赛春季总决赛在济南融创国际体育中心开幕。比赛期间融创商圈单日最高接待1.2万人次,带动关联消费72万元,同比增长132%。这是该赛事连续第二年在历城举办。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主体建设基本完成,整个项目建成后,将结合博物馆展陈场景及功能需求,融合文创、研学、临展、餐饮、科技等多业态经营。

当历城二中女足姑娘们捧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奖杯,当华山街道翡翠外滩社区的科普体验中心内传出阵阵惊呼,当3500年前的商代文明在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重现光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已然转化成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

三度登榜的答案,不在别处,就在城市更新的步伐里,就在自我革新的实践中,就在产业升级的蜕变中,就在长者食堂升腾的烟火暖意里。

且看历城,再登新高!(马俊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