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泉城消费提升在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促进农业农村消费行动”专题。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帅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济南围绕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产品供给,谋划实施粮食、蔬菜、畜禽等重点产业项目309个,年度投资达138.6亿元。
农产品供给与品牌建设双推进
农业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今年,济南聚力打造“1+15+N”农业品牌矩阵,构建起层次分明的品牌体系。“泉水人家”作为市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已达140家,产品420款,成为泉城农产品的“金名片”。
在品牌培育方面,济南成果丰硕。30个品牌获评首届“济南好农品”称号,“好品山东”等省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达7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8个。品牌价值的提升直接带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为扩大消费奠定了基础。
品牌推广活动丰富多彩。济南组织开展“泉水人家”品牌季系列活动,通过持续的品牌曝光和市场教育,提升消费者对济南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产销对接与电商发展新突破
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上,济南创新组建行业产销联盟。发挥济南市农业产业协会组织优势,分行业、分领域组建了草莓、农产品电商等7个行业分会和章丘大葱、鲜食玉米等11个产销联盟,这些组织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
线下渠道拓展成效显著。济南在华联、富群等大型商超设立8个“泉水人家”展销专区,累计组织53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进社区、进公园等产销对接活动29场14。推动23家优质企业入驻“山东好品”上海、横琴推广中心,持续拓展长三角、粤港澳等高端消费市场。
线上渠道建设同样迅猛。运营好“齐鲁农超”济南品牌馆,推动134家企业、499款产品上线,入驻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深化与京东等国内头部电商合作,搭建“1+1+N”京东济南农特馆体系,开设特产馆12个。
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显著。1-5月份,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9.8亿元,同比增长33.4%,高于全省22.8个百分点。全市农村电商从业者规模突破16万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乡村消费场景创新多元呈现
乡村旅游是激活农村消费的重要引擎。济南抓好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运营,新启动建设莱芜区“齐鲁情·映山红”、章丘区“明山绣水”等10个市级以上片区,推介乡村游精品线路20条。
整合现有资源,统筹乡村风貌、特色产业、民俗文化等要素,开展研学、采摘、美食节、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46场。林果产业与文旅融合创新模式。5月16日,济南发布“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同步启动首届济南特色林果嘉年华系列活动。通过对11个区县130个优质采摘园区的整合,打造樱桃、甜杏、桃、葡萄、苹果等十大特色果品采摘季。
创新消费场景形式多样。推出鲜果品鉴会、自然教育研学、“采摘+露营”、果树认领等十大“采摘+”特色项目,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研、学等多元业态。智慧林果服务系统接入“爱山东·泉城办”,市民游客可实时查询采摘园区信息,实现导航一键直达。截至目前,济南已举办“采摘+”系列活动80余场次,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0万人次。
六大领域发力未来农业消费
下一步,济南将聚焦粮食、果蔬、畜禽、种业、都市休闲农业、农事服务6大领域,培育10条标志性产业链、43条重点产品线。培育市场主体,年内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认证绿色有机产品50个以上;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等15场展会。 同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新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建成省级和美乡村23个,打造泉韵乡居片区20个以上,同时举办丰收节、“村超”等活动。强化数字化溯源,对11类农产品专项治理,抽检超6000批次。深化电商合作,紧抓中秋、双11等节点,“线上+线下”激发消费潜力。(冯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