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红船精神历久弥新。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红船精神”为指引,在开天辟地中彰显首创精神,在风雨兼程中坚守奋斗意志,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奉献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将精神伟力转化为实干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弘扬首创精神,引领时代变革。百年前,早期共产党人于黑暗中点燃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在南湖红船上缔造了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航向。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特质,早已融入党的血脉,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辉。仰望苍穹,中国航天人将首创精神镌刻在浩瀚宇宙。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的伟大成就,揭开了“月之暗面”的神秘面纱。短短数年后,嫦娥六号再度出征,不仅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关键领域的“领跑”,中国探月工程正是对“敢为人先”精神最为生动的阐释。在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中,无数领域都闪耀着首创精神的光芒。从“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突破万米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再到全球领先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和5G网络建设……在科技创新的浩瀚星河中,众多科技工作者与建设者秉持“闯”的胆识、“创”的锐气,持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勇攀世界科技巅峰。
砥砺奋斗精神,铸就民族脊梁。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之基石,彰显信念如磐、矢志不渝的钢铁意志。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围追堵截、血雨腥风,共产党人凭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爬雪山、过草地,百折不挠,最终赢得胜利。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新时代应对风险挑战的征程中,依然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面对全球格局深刻演变和外部势力的极限施压,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和技术封锁。然而,华为凝聚“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的共识,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科技自立自强攻坚战。夜以继日投入研发,数万名工程师的奋力拼搏,最终在操作系统、芯片、软件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的胜利,更是一场关乎国家科技命脉、民族产业尊严的奋斗史诗,是新时代“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奋斗精神的磅礴交响。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党员干部扎根最艰苦的地方,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念,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弘扬奋斗精神,就是要永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在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铸就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
践行奉献精神,共绘幸福图景。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诠释了党与人民血脉相连的赤子情怀。百年前,南湖红船承载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启航,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誓言从此融入党的基因。退休不退志,杨善洲用二十余载光阴诠释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深刻内涵。1988年,61岁的他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退休后,婉拒组织安排的优渥生活,毅然扎根大亮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住草屋、喝泉水,用最原始的工具开山育苗。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面积达5.6万亩的葱郁林海,价值超过3亿元,而当他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时,自己依旧守着清贫简朴的日子。弘扬奉献精神,就是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用无私奉献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时代答卷,让红船精神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绽放永恒光芒。(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