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式发布2024年度农药行业销售额5亿元以上企业名单。让人惊喜且意外的是,其中多家企业的总部(控股股东)落在济南高新区。
排名第2的润丰化工总部位于济南高新区汉峪金谷;排名第32名的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排名第75的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都是济南高新区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齐鲁制药的子公司;排名第35的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山东博兴,研发、运营总部在济南高新区的银荷大厦;排名第62的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新泺大街786号……
当我们顺着产业地图深挖,竟发现这片科技创新的“试验田”里,正生长着一片与众不同的“农业森林”——没有大片农田牧场,却集聚着农药行业头部企业的智慧中枢,看不见传统养殖场景,却涌动着现代种业、生物制药的创新浪潮。这些带着鲜明高新区烙印的“非典型”农业形态,正用科技赋能、总部集聚、模式创新,悄然改写着人们对农业的传统认知。
鸡鸭鹅养殖“大户”
江苏南京的咸水鸭、北京的烤鸭、福建泉州的姜母鸭、湖南的酱板鸭、四川的樟茶鸭……大江南北以鸭子为地标美食的地方很多,但这里边没有我们大山东。别看山东不以鸭子美食闻名,这不影响山东成为养鸭大省。总部在济南高新区的山东和康源集团有限公司是鸭苗综合排名全国前三的企业。和康源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年提供商品代鸭苗3亿只,客户包括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等卤味行业头部品牌,产业链延伸至饲料、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
无独有偶,放眼济南高新区,外商独资企业瑞东农牧(山东)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现代化美式生猪养殖;新希望六和集团在汉峪金谷部署“禽”板块业务总部,注册资金18亿元,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升级;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是蔬菜育苗行业的上市企业,其总部办公基地也在汉峪金谷;山东蜜源蜂业有限公司位于高新东区,参与世界蜂蜜标准的制定;山东和美华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饲料龙头企业,还是蛋鸡养殖大户和优质鸡蛋标准制定者,预计2025年蛋鸡养殖规模达到62.5万羽。
和润丰化工等农药总部企业一样,上述养殖企业走的都是“高新区总部+外围生产基地”的发展路径,设置在济南高新区的总部基地承担战略决策、投融资、产品研发、市场运营、人才招引等重要职能,养殖基地都布局在县域。
不知不觉间,济南高新区在农业养殖领域培育了多家特色企业,涵盖畜禽、昆虫、种业及技术服务业态。
种业“芯片”高地
4月17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了济南打造“北方种业之都”的路径规划以及阶段性成果。
打造“北方种业之都”离不开济南高新区种业“芯片”企业的强力支撑。
泉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宝级”小麦基因,建立百万级小麦种质资源库,突破杂交小麦技术瓶颈,其技术对种业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今年4月份,该公司就“山农66”优质麦种达成成果转化合作。
舜丰生物科技公司是国内植物基因编辑技术领军企业,2023年获批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2024年获批全国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其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作物改良领域。
农业新模式
截至2024年底,高新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家、市级25家,形成“科技+总部经济”的特色模式。代表性企业年营收超10亿元的2家、过亿元的7家。这里边,除了养殖业头部企业、种业头部企业,还有不少农业新模式企业。
山东鲁望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也在汉峪金谷,该集团构建种养循环生态农场、品质原粮生产基地与农场主大学三大体系,累计流转土地超8万亩,在山东省内建有12个现代农业项目;山东中农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满足种粮大户的个性化需求;山东鸟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风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专攻植保无人机研发、生产及应用;山东壹亩地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稳居全网红薯类目销量榜首,日均履约2万余单。
济南高新区还建设山东省内首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产业创新中心,用科技赋能农业产业链,培育“壹亩地瓜”“桃小蒙”“爱颗莓”等一批知名农产品电商企业。
得益于济南高新区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辖区遥墙街道的小麦、食用菌;临港街道的黄河大米、草莓;巨野河街道的富硒小米等特色农产品纷纷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
“非典型农业”的成功逻辑
济南高新区农业“新势力”的崛起,本质是以科技创新重构农业生产要素的结果。
“非典型农业”不依赖耕地,依赖技术、数据和标准;不追求规模,追求价值链上总部、研发、品牌等高端环节;企业经营不局限于本地,而是通过输出技术和服务辐射全国。
济南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初心使命,产城融合是高新区的发展方向,何以集聚“非典型农业”?
这和山东省是农业大省有关系。“全国农业看山东”。2024年山东省肉蛋奶总产量1679.87万吨,占全国约1/10,连续33年位居全国首位,可满足1.6亿人消费需求。近年来,山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正在全力推动畜牧业,特别是特色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大省”定位吸引全国各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到济南部署区域总部,而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又推动本省农业企业拥抱数字技术,向科创策源地靠拢。
这和济南高新区“创新高地”属性有关系。济南高新区能为农业企业提供基因编辑、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关键技术支撑。同时,济南高新区的科研积淀又吸引初创型农业科技企业来此发展。相关企业不追求土地规模,聚焦高附加值环节,如技术输出、标准制定和品牌运营,形成“总部在济南、基地在全国、市场在全球”的发展模式。
这和现代农业产业链深刻变革有关系。现代农业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与生产基地逐步分离。济南高新区凭借其科创资源、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自然成为农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的集聚地。这种模式为其他非农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对于非农主产区而言,只要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两大关键,同样可以在农业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田间地头”到“数字云端”,济南高新区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农业未来。在这里,农业不再是传统的“面朝黄土”,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朝阳产业”。(来源:济南高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