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唐口煤业:成本管控答卷“1分都不丢”
中国网 2025-05-06 15:26:49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下,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该公司以“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谋发展”为理念,通过提升设备完好率、强化物资回收复用、优化采场设计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低成本高质量发展之路。

唐口煤业鸟瞰图

向设备管理要效益:100%完好率的硬核追求

“99%的完好率可以吗?我们以每小时200万件邮递举例,1%的失误每秒就会造成6件丢失。”在该公司“设备完好率知识”培训课上,设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冯冠军用生动的数字对比,让职工深刻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为确保设备高效运行,该公司以“双提升”活动为抓手,制定《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对电器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和维护等环节进行全流程规范。

走进唐口煤业的生产车间,每台设备都悬挂着完好牌和责任牌,内部张贴防爆性能检查表和防爆合格证,确保责任可追溯、管理无死角。

今年3月,该公司重点对洗煤厂主洗和浮选车间的老化设备管路进行刷漆防腐,并对原煤准备车间601皮带道、转载溜槽等污染源进行源头治理,进一步提升现场标准化水平。同时,选煤厂原煤准备车间22个设备管理牌重新明确责任人,确保每台设备“有人管、管到位”。

向物资回收要效益:废旧材料的“二次生命”

为进一步加强成本管控,唐口煤业出台《材料回收复用管理规定》,对采煤工作面和回撤巷道的轨道、夹板、道钉、枕木等物资的回收数量和回收率进行严格考核。“井下吊梁、管路、电缆钩回收率必须达到100%,废旧锚杆、夹板和螺栓复用率必须达到95%以上。”冯冠军介绍。

这一刚性考核机制,倒逼各单位精打细算、物尽其用。在机修工区,班长陈宏光带领团队将废旧锚杆加工成管路挂钩,仅此一项月度创效就达10多万元。“现在车间里连一颗生锈的螺栓都找不到,废旧材料二次上岗就是降本。”陈宏光说道。

通防工区则创新成立“修复小组”,将原本需要上井维修的风筒改为井下就地修复,月度累计修复废旧风筒1200余米,既节省了运输成本,又提高了维修效率。“少投入多产出,班组收入自然就上去了。”班长马本锐说。

向优化设计要效益:提升效率就是减成本

节支有方,可以榨出“真金白银”,但是降本不仅要“省”和“修”。唐口煤业技术部门通过优化采场布局、改进施工工艺,实现了最直接、最有效的降本增效。“每施工一条巷道,我们都选择‘简单可靠、便于维护’的好层位,这样既能加快施工进度,又能降低工程造价。”该公司技术部部长孙越介绍。

此前,该公司优化5311联络巷设计层位,减少岩巷施工130米,直接创效140余万元。在每一个新工作面设计前,技术部门都会深入现场调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设备选型和施工工艺,确保系统最优、成本最低。“我们不仅要算技术账,更要算经济账。”孙越说。

举全矿之力,纳各方之策,降本增效的“真金白银”从设备管理到物资回收,唐口煤业以“精打细算+创新创效”双轮驱动,让成本管控真正落地见效。如今,“能修不换、能用不丢”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职工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创效”,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提升。(李滨、高玮、亓正国)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