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深度融合,4月28日下午,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举办了一场题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传统文化到现代传媒》的专题讲座,特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讲师刘晓妮担任主讲。学院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儒家文化与现代传媒的融合创新。活动由传媒学院王凯老师主持,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频。
本场讲座以孔子的出身背景为切入点,用一串数字勾勒出这位至圣先师的人生轨迹。刘晓妮以“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为引,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阐释孔子“有教无类”教育观的现实根基。通过《论语》中“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等经典语录,串联起孔子与子贡、颜回、子路的互动故事,生动还原儒家“因材施教”的教学智慧。“孔子与弟子的关系本质上是双向传播的过程,这正暗合了现代传播中‘传受互动’的核心理念。”刘晓妮的解读令在场师生耳目一新。
在聚焦“孔子思想与现代传媒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刘晓妮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系统解析传统文化创新传播路径。通过故事化传播、互动化传播场景、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式实现儒家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刘晓妮强调:“传播者(Who)需兼具文化深度与媒介素养,内容(Says What)要提炼精神内核,渠道(In Which Channel)需适配多元场景,受众(To Whom)应精准分层,效果(With What Effect)需兼顾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此次讲座是山东女子学院“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活动的积极探索。参与学生普遍反映,这场讲座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认知,更促使他们重新审视传媒专业的文化使命。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李霞表示,以5W传播模式赋能传统文化转化,既为儒学传承注入科技动能,也为传媒学科发展开拓人文视野,彰显了“两创”方针在新时代的实践活力。(来源:山东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