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
中国网 2025-04-28 14:30:34

为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全面落实教育部、山东省关于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文件要求,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一体化工作机制,4月27日,第五届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暨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立仪式在济南举行。

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创新整合全省思政课教学资源、打通学段壁垒、突出地方特色的典型做法、实践经验展开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推进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理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运行体制,创新协同发展机制,深入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要重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融合发展,加强思政课专项课题研究,探索思政课教学一体化新路径,开展跨学段教育教学互动交流;要充分发挥高校马院的主导协同作用,调动中小学参与一体化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着力推动实践落地;要深度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创新区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方式方法,并提升思政课数字化技术化水平。

据悉,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山东)、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和山东师范大学主办,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省16地市教育局的领导、各地市一体化工作成员单位负责人、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等150余位专家、老师参加会议。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的成立,是整合全省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创新之举,通过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机衔接、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的螺旋上升,让山东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从“各自为战”走向“同频共振”。

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侯典明在讲话中指出,山东省全面实施思政课改革八大行动,组织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牢固树立教学优先评价导向,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探索形成一套工作机制,打造一批示范“金课”,产出一批优质资源,孵化一批品牌活动,形成一批高水平教研成果,培养一支优秀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齐鲁样板”。

会议邀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陈大文,青岛二中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高保卫分别作了“如何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一体化研究”和“深化教学教研一体化改革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报告。

围绕“诚信”主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吕志瑾、济南槐荫区润元实验学校苗青、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园园分别以“典故启童心故事悟诚信”“典范明真意知行铸诚信”“典籍溯本源思辨传诚信”为题进行教学展示。

聊城、威海、德州、青岛、泰安、日照、临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东营职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山大辅仁小学、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滨州市惠民县第二中学分别进行典型经验分享,充分展示了各地各校在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亮点成果和优秀经验。

会议成立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并与16地市一体化共同体达成合作共建协议。此举为整合山东16地市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资源,充分发挥“省级统筹+地市协同”的双向互动优势,理顺全省一体化工作机制,打破学段壁垒,实现协同创新注入了新动能。

各地各学校将以此为路径指引,加快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推动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走向内涵式发展,开启新时代思政教育新篇章。(王红珠、吴春雷)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