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履带式旋耕机采用独创的减震设计,耕作深度可达30厘米,作业效率比传统机型提升40%。”在日照立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技术总监张作钦正向参观客户详细介绍最新研发成果。车间内,自动化焊接机械臂精准作业,装配线上的工人正在加紧赶制一批发往南美市场的订单产品。
今年以来,立盈机械自主研发的小型履带式旋耕机凭借其创新设计和稳定性能,已被订购3000多台,生产计划排至三季度。这家从农机维修起步的企业,从改装水泵到研发各类微耕机,通过持续创新,实现质的飞跃。目前,已拥有单行玉米机、碎草还田机、冲压款七档开沟机等4大系300余个品种,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出口至欧洲、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不断增长的订单,张作钦信心十足:“今年公司的目标是力争突破各型产品产销 5万台,销售额达到2亿元,特别是开发非洲和南美市场。”立盈机械从最初的小幼苗成长壮大,始终秉持着骨子里的“创新基因”。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公司先后组建了日照市微耕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耕机械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已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
“60%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零部件都是公司自主制造,客户到工厂看完全流程的制造过程后,对产品质量很放心,所以订单一直源源不断。”张作钦表示,公司建厂之初就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研发经费。
无独有偶,莒县恒源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作坊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专注于生产各类符合API国际标准的石油螺纹保护器等橡胶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石油钻采、石油化工行业。
该公司总经理贾俊华拿起一款用于南海深海作业采油、海上石油作业平台的产品,自豪地介绍:“这款产品具有防盐碱、防腐蚀、抗撕裂的特点,是目前国内最大口径的石油螺纹保护器。今年,中国海油海能发展集团授权我们三年服务计划,为保证品质、站稳市场,我们公司的研发投入也连年增加。”
目前,莒县恒源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与近二十家国内外石油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远销印尼、日本、韩国以及国内的延长石油、中国海油等各大石油企业,公司正全力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
企业创新活力的迸发,既源于自身发展需求,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莒县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开展精准实地走访调研,举办“科技走基层·创新下午茶”活动,推行“一人一周一企”调研服务企业机制,为企业直接匹配人才技术和服务资源,组织科技型企业与银保机构面对面对接,用心解决企业需求。
为打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莒县持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出台《莒县科技创新财政奖励扶持办法》等文件,创新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四管”办法,全面推行企业配备专业财务科研助理、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全程纪实制度,启动莒县科技大市场筹建工作。
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如今,在莒县,还有许多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三聚生物是国内最早开展生物柴油业务和最大的二代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生物柴油加氢异构等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惠明机械是国内唯一能够生产加油站全套产品的企业,产品所采用的主板、软硬件模块都是自主研发;东盛橡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多项省级科研项目……
截至2024年底,莒县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97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9家、省级瞪羚企业8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
“今年,我们将重点从加快完善县域科技支撑体系、持续激活企业创新活力、高效推动成果转化和项目招引、用心用情做优科技服务等方面发力。”莒县科技局局长魏书军表示,将综合运用政策激励、路径引导、对标学习、服务赋能等手段,持续推动科技型企业扩容提质,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5.5%以上。
(王霞、辛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