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3场——济南市卫生健康委专场。
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2024年,济南市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深化年”部署要求,全方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东院区、宣武医院济南医院科研教学楼、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启用。截至2024年底,辖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462所,实有床位8.88万张,千人口床位数9.33张;在岗卫生技术人员数、千人口医师数、千人口护士数居全省第一、副省级城市前列。
健康服务更加优质济南市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医改评价结果列省会城市第2位。获批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3个、国家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项目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和培育单位各1个,落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智慧医院建设全省领先,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实现省内互认共享,极大节省患者就医费用,减少就医时间,AI辅助基层诊断规范率达85.9%。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3.96万名。全省率先实现老年痴呆患者智慧化防治,全年初筛87.3万人,占比全省第一。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8.79%,连续5年全省居首。人均期望寿命达80.82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达5.87/10万、1.19‰、1.8‰,主要健康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干”字当头抓改革“实”字为要优服务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新闻发言人牟鑫表示,2025年,市卫健委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聚焦“服务优、质量好、效率高、群众满意”,“干”字当头抓改革、“实”字为要优服务,奋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抓住组织领导与项目驱动“两个关键”,纵深推进医改制定学习三明医改经验实施方案,加强部门联动,深化“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改革、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九大工程,着力优化分级诊疗格局、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强化公立医院内涵式发展,构建与现代化强省会相适应的优质高效健康服务体系。
抓紧服务优化与资源下沉“两条主线”,提升医疗质效建强医疗高地,加快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遴选齐鲁攀峰专科省级、市级各10个,泉城登山专科40个,县域临床重点专科50个。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建强6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质性运行;推动15家镇卫生院“十项设备”应配尽配,1398个村卫生室实现“七有四提升”改造。开展规范诊疗年活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强化数字赋能,建设卫生健康专享云,升级健康大脑底座,打造一批标志性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打造心理健康服务品牌。
抓牢示范引领与融合协作“两个导向”,筑牢疾控防线推进国家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启动公共卫生首席医师制度试点和医防融合型医院建设,建立公立医院医防融合标准化工作体系。加快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2.0版建设,支持市疾控中心创建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省级区域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深化预防接种服务提质工作和“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抓好学生常见病六大干预行动,开展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免费筛查,保持重点地方病控制与消除状态。积极推行“两处方一提示”全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抓好综合改革与传承创新“两个路径”,推动中医药强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完善鲁澳中医药协同发展创新平台;探索中药处方一件事改革。遴选扁鹊精品专科20个,打造“中医肿瘤专科联盟”,培育省级重点专科2个。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1家,做精“扁鹊故里四时养生”主题活动和中医药文化周,实施中医养生技能进万家活动。开展中医生活化行动,推进中医药院内制剂转化流通,培育壮大医养健康产业特色集群,招引更多“揭榜挂帅”项目,提升产业发展贡献度。
抓优人口生育与全民健康“两个落点”,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生育友好,抓实国家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普惠托育服务机构300所;优化儿科服务,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0.87人、床位2.5张。保障妇幼健康,实施早孕关爱行动,抓好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两癌”检查、产前筛查等民生项目。强化老龄关爱,推动三级医养签约服务走深走实,高标准通过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终期验收。拓展全民健康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开展“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活动,不断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白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