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双山街道:党建领航聚合力 共建共治暖家园
中国网 2025-04-03 14:56:35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近年来,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在区委“全员抓党建、全域抓治理、全线抓服务、全力抓发展”思想的领导下据实而动,以各社区村庄自身特色量身打造不同品牌,党群合力共建共治暖心家园。

坚定信念 民生为先 聚焦目标不散光

暮春时节,行走在章丘区双山街道白泉村,人们谈得最多的就是身边的变化:产业发展用心用力,收入有了新变化;基础设施趋于完备,生活有了新变化;文明实践有声有色,乡风有了新变化……这些变化换来的是乡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幸福安康的可喜局面。

白泉村地处双山街道南部,属于城郊村。2021年5月,白泉家园拆迁安置房交房,3859名村民顺利入住。充电车棚建设、电缆线路维修、房屋漏水、物业纠纷……生活环境变好了,基层治理问题随之而来。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高效发展背后,过硬的基层党组织是关键一环。白泉村明确“党建领动、机制拉动、治理驱动、文明促动”四个发展方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以党员管理为标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健全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实施设岗定责,落实党员积分化管理制度,同时创新开展党群代办制度,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村民事,无小事。白泉村创新实施“村党组织书记-网格党支部-网格组长-网格员(党员)”四级组织架构,在选优配强4名小组长的基础上,从村“两委”成员和村后备干部中选拔网格员,并鼓励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等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形成以党员为主,多方参与的精干“网格专员”。

队伍组建起来,服务立马跟上。白泉村推动村党组织和物业委员会、村民组织“双向管理、交叉服务”,通过“网格管事、组长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服务体系,针对村民矛盾纠纷急、多、细的特点,党员服务到家,实现村居党建无死角管理。同时,将志愿服务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延伸和有益补充,以“党建带团建促队建”为着力点,与山东警察学院、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组建“校村”共建队伍,定期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作业辅导、童心向党、爱心义剪、健康义诊、爱心上门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将百姓事变成“心上事”,让基层治理实效惠及民生。

整合资源 匹配需求 聚焦问题不退缩

在泉山社区,玉龙湖党建工作区追“全力抓发展”之光而行,围绕社区民生发展问题,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搭建示范点,全力发展社区微业提高居民收入,成为了泉山社区今后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经过走访和现场调研,社区部分老人群众生活压力大、兜里没有钱等问题摆上桌面。怎样才能真正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增加居民收入呢?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在充分分析论证基础上,提出开展社区微业的构想,并最终选定合作企业。企业主要加工吊牌、手提袋、按摩棒、装枕头、橡皮泥等手工产品,双方合作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也为社区中老年群体困难家庭、居家宝妈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为了确保社区微业项目有序运行,社区搭建“社区微业”综合服务平台,一站式集合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发布、用工培训、社区服务等要素,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入驻泉山社区进行培训,为有需要的群体量身定制社区微业计划。泉山社区完成标签项目32万件,按摩棒52000个,瑜伽枕5万个,手工穿戴甲3万件,覆盖济阳、起步区和章丘多个社区,惠及人数400余人,企业为社区群众发放工资21万余元。

社区是个大家庭。社区微业让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原先的闲散人员也能从中赚到钱、找到成就感,中老年群体困难家庭有了收入来源,居家宝妈赚钱顾家两不误。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进来,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与日俱增,社区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社区各项工作落地开展更加顺遂,连“12345”热线工单也同比减少。

通过泉山社区的有效探索,玉龙湖党建工作区认定这条路子走得通,更要走得远。工作区党委主动发挥“店小二”作用,充分链接企业、银行、学校资源,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网格员精准走访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卧龙电器和章丘鼓风机厂等区域龙头企业的发展诉求、居民就业需求,整合工作区各方力量,实现企业和社区供需有效无缝对接,先后为100多名社区居民安排就业,把服务送到了广大居民的“心坎上”。

学思并举 精益求精 聚焦创新不停步

文化路社区龙泉花园网格小分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老旧小区太阳能设备存在坠落隐患,第一时间启动"网格吹哨、全民参与"应急机制。面对初期协商受阻的僵局和居民顾虑,党员和网格员迎难而上,白天爬楼收集意见,晚上在微信群发起"小型议事会",对于不在家的居民逐一电话联系告知事件原委、征集居民意见,并联动辖区“能人”资源,创新组建自治服务队。

早上七点整,热心居民韩师傅带着专业团队登上楼顶,在工具与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中,将锈迹斑斑的太阳能支架逐一拆解。"这些老物件就像定时炸弹,拆的是隐患,守的是平安。"作为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他本可收取处理费用,却主动揽下整栋楼的拆除任务,费用全免。

"张叔,我家拆了太阳能,下雨天会漏水吗?""放心!咱韩师傅可专业了,我全程盯着!"社区“红色调解员”张贤虎的"人情一张网"成了最佳动员令。他揣着小本本儿,挨家挨户算"安全账"。遇到犹豫不觉的居民,他就干脆搬来社区书记和韩师傅现场答疑。3单元李阿姨起初坚决反对,在他"三顾茅庐"耐心劝说讲解的诚意感召下,李阿姨终于点了头:"张叔磨破嘴皮子为咱,还有啥不放心的?"

当最后一台太阳能被吊下楼体,围观的居民们自发鼓起掌来。这场拆除行动拆掉的不仅是26台废旧设备,更拆出了党群同心的新气象。

在城建文苑社区,网格员创新开展“万步工作法”,走出办公室,走进居民家中,用群众语言,与居民当面拉呱说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穿梭在小区各个角落,细致开展网格巡查工作。走访过程中,网格员重点了解老年群体关怀、环境卫生改善、公共设施维护等民生热点问题,同步宣传社区近期重点工作,包括垃圾分类推广、反诈知识普及等。

走进城建文苑社区第一网格海信泮山小区老年活动室,辖区老人们打扑克、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平时子女忙,我在这能跟老朋友们一起打牌聊天,还能活动大脑和手指,社区提供的这个好地方,大伙儿都说好!”自活动室启动以来,解决了老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聊天陪伴等“老大难”问题,不光老人高兴,子女们也称赞不已。

不仅如此,城建文苑社区将日间照料中心打造成为服务阵地,为辖区老年人开展各种特色活动,例如反诈宣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健康讲座、免费理发、老年人文艺会演等,让老年居民能够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社区为老服务取得新进展。

"红色细胞"激活了基层治理末梢。党建引领是志愿者的红马甲、社区微业的小手工,是韩师傅的扳手、张贤虎大叔的苦口婆心,是网格员笔记本里的点滴记录,更是居民们携手同心共同绘就的幸福画卷。(陈鸣飞)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