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曲师大)计算机学院的实习生孔博和贾广美刚刚被实习单位数字日照有限公司聘为“基于大模型智能化应用的企业AI助手”项目的研发工程师。数字日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渊表示,这两名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曲师大计算机学院院长李光顺看来,实习生能够成为研发工程师,源于该院实施的产教融合战略。
图为李光顺(左前)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某物联网项目的研发。
“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特征的新经济模式下不断涌现的复杂问题,对新工科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学科培养具有开放思维、探索精神、科学素养、人文情怀的拔尖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李光顺说,我们探索出了一种基于OBE(能力导向教育)的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该模式下,曲师大计算机学院与华为、浪潮、数字日照等企业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搭建起集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就业创业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该校每年安排百余名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项目的研发与管理工作。在这些企业里,资深工程师为学生们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帮助其成长。
孔博介绍,因为培养方案中有企业顶岗实习的必修课程,通过学院与企业对接及面试,自己进入数字日照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在企业导师邱泽和王相程高级工程师的悉心指导下,系统学习了VUE开发、数据库优化、智能问答等关键技术,参与到智能问答网站、AI助手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中。“企业给我们实习生提供了良好的办公条件、项目实战锻炼的机会、不错的实习薪资以及动态弹性的请假制度。通过在公司的实践,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实现了理论知识和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同时也提升了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孔博说。
据李光顺介绍,曲师大计算机学院在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拔尖人才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他们围绕产业需求,精心打造“产教融合课程”模块,将企业项目拆解融入教学案例库。同时,该院推出了“分类走班制”,即依据学生个性和特长,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工程实践、AI创新等不同精英班进行分类培养。
李光顺表示,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强化师资保障等举措,曲师大计算机学院在培养应用拔尖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来源:科技日报)